《左传隐公三年》有一句话叫,‘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还有,《礼记.礼运》曾云:‘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看到这段话,其实是感触颇多。身边太多的朋友由于原生家庭中父母的问题,过的痛苦不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字无疑如同一座大山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父母说我生你养你,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哪怕你成了家!包括工作生活都要符合我的要求,必须要听我的,否则就是不孝!没良心!
被道德绑架的人不在少数,由于原生家庭父母自身的缺陷,孩子又无力反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惯性思维,直到成年再把问题延续至下一代。
其实左传和礼记说的很明白,父慈子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并没有这种意识,只是把孝这个字传承了下来,为了老有所依,更为了掌控孩子,说到底是很多父母根本就是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满足自己而已。所以才会有虐童事件发生,慈这个字已经从很多父母身上消失了。
现在家庭教育的很多问题是在家长而不是在孩子,很多家长说要学习怎么教育孩子,怎么让孩子喜欢学习,其实家长应该问自己,我是否已经准备好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了,至于爱学习这件事,如果父母从来不看书,家里也没一本书,你如何让孩子去爱书本爱学习呢?
做为父母的我们,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爱的家庭氛围,才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开端。
借用网络上的一段话:
温暖比优秀重要,快乐比卓越重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能带来家庭的幸福感。想让一个孩子不幸福,就要不断的冷落他,伤害他,想让一个孩子成年后有幸福感,做父母的首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