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我为什么逃避和排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呢?
这是一个扎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激发挑战欲的追问。
此刻,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答案是:害怕失败,不想有压力。
之前的写作是一种任务式心态,只是完成就很开心了,目的也仅仅是完成,正因为这种低要求,所以没有去修改,也没有精进和提高。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其本质是缺少作品意识。
关于写作的认知,我想已经积累的足够多了,指导现在的实践是绰绰有余的。其中一个关键认知就是要给一个目标,也就是定位。
有了清晰的定位,在写文的能力提高上,会比没有定位的人走的更快。
一旦目标清晰,定位明确,不管是阅读还是生活中,我们就会有意识的关注相关的金句,观点,故事,实验等。而且根据大脑的注意力特征,也会对相关的信息更加敏感,积累素材就会更快更准。
当然,有目标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多说。
对于我来说,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当然一点点写也可能会找到,但时间会长一点。更好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根据目前的现状定一个定位,先去写几个月再说;另一个是等待这个月素材营结束了做一次定位的咨询。
当然,我觉得这两个途径并不冲突。我现在可以先写读书和成长的内容,等结营咨询完了再做调整。
目前自己的定位是读书成长,其实我已经意识到这个定位太大。光是读书,就可以分为不同的书和内容形式。成长就更不必说了,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话题,是心智成长还是职业发展,所以,这个定位需要重新考虑,具体的说,就是要更加具体。
一句话,要让平台和用户知道你是干嘛的,能解决他们什么问题。
这是目前关于定位问题的现状,有卡点,需要解决,但或许解决的方法不是方法层面,而是勇气层面的。
我看到过一个爸爸在读的公众号,写的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写的很好,现在也有一些付费的文章。那么,我能不能也写爸爸教育女儿的文章呢?
如果要的的话,意味着我要从头开始写,读相关的书,积累素材,说实话,我内心有恐惧和担忧,因为意味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阅读,写卡,写文,看上去还挺难的。
但反过来看,以我现在的阅读写卡的方法的话,其实也还好,只要保证每天有一张卡片就能保持每周更新,只要不断的积累卡片,就能大概率保证文章的正常更新。
当然,现在有了正确的方法论,或许要换定位也很容易,只需要大量阅读加大量写卡就行了,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而我现在写卡阅读就是不聚焦,有时候阅读写作的,有时阅读育儿的。但我觉得写作的是必须要读的,因为这相当于基础,学会了写的技能,内容和素材书中很多。
当然,就像刘军强老师说的,写作是一门手艺。既然是手艺,那么就离不开持续正确的方法的练习。这是一项毕生需要去做的事情。但反过来,写什么是随时可以换的,那么还是早早的定一个方向比较好,用目标来驱动自己,集中力量,在有目标的写作中更容易提高技能。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定下来清晰的定位,却通过反观自身看到了可能性,看到了学会方法论后的好处,即使现在选择写育儿,不起来也没关系,后面可以选择写思维,那个时候换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就像你做自媒体一样,虽然开始的赛道你并没有做起来,但你学到的认知和方法却是自己的,换个赛道继续做就好了。
用方向驱动写作,写不起来再换方向,因为你已经有写作能力了,至于内容随时可换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