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实践】这是2018年3月9日崔律“早起”系列第5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把本讲课程的内容讲给他人听。
同昨天一样,先询问朋友最近还失眠吗?睡眠质量如何?然后告诉她我在学习一个系列课程,本周在讲高效睡眠的内容,有很多新知和方法论,也许对她有帮助,问她是否想了解。
然后发送关键的课件给她,并且用文字汇总说明,然后简单聊自己的状况,以及可以采用的方案。
朋友的问题是:“我其实主要是入睡困难,如果睡着了就还好,睡不着就第二天精神差点,不会影响太大。我就是大脑兴奋了就降不下来,比如晚上聚餐什么的,很容易睡不着。不过我现在觉得也还好。”我建议朋友尝试的方法是:“昨天发的内容中有睡前准备,就是说睡觉前90分钟要通过调节光线、关闭电子产品、身体从暖到凉、做些微运动等促进睡眠。”,”不能刷手机,刷手机应该影响蛮大的。可以尝试睡前九十分钟关掉wifi、将手机置于“飞行模式”。”,“看看书应该会好点,我一般是22:00就关电脑、手机也不怎么用了,然后开始看书,23:15准备睡觉”。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1)对高效睡眠的测算单位、测算方法、包含内容有了整体的理解;2)结合杰丝的案例对分析方法有所了解;3)高效睡眠是精力充沛的基础,与饮食、锻炼构成精力充沛的三驾马车,要齐头并进;
2.昨日刻意实践计划的复盘:
【昨日计划】1)按原计划午间小睡,定时25分钟,趴在桌子上睡,醒来后伸懒腰、出去打热水走动一下;2)晨间准备后增加了“到室外吃苹果”的日间修复方式,原因是在室内吃会影响同事;3)打算接下来整理下本周周一到周三的任务与任务之间切换过程的其他日间修复方式及时长。
【实施情况】1)12:33 - 12:59 午休,定时25分钟,趴在桌子上睡,醒来后伸懒腰、出去打热水走动一下,完成;2)星期四和星期五都有“吃苹果”的日间修复方式;3)星期四下午整理了“日间修复方式记录及分析-20180308”的文章并发布简书,计划增加“到后花园散步1、2圈”(下午三点左右)、“站起来活动一下”(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其他日间修复方式。
【总结】按计划进行了实施。
3.根据本讲内容,我今日内的刻意实践计划:1)按照杰丝的案例,制作自己的周睡眠周期统计表(缺少周五和周六的部分数据),并且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的夜间睡眠周期一般在5左右,日间可控修复期为0或1,总体周睡眠周期个数大于35个。
下一步行动方案:将夜间睡眠周期控制在5左右,23:30前睡觉,6:57起床,根据身体状况决定是否添加日间小睡;
再下一阶段,将夜间睡眠周期控制为5左右,23:00前睡觉,6:27起床,根据身体状况决定是否添加日间小睡;
2)睡前增加微运动(伸展运动),促进睡眠;
4.对本周内容的疑问 (周六答疑哟~):午间小睡的30分钟和90分钟都算作一个可控修复期?傍晚小睡只有30分钟算作一个可控修复期?所以夜间睡眠还是要整个的睡眠周期,不能出现半个或四分之一个?如果每周35个睡眠周期的话,平均每天夜间睡眠4个睡眠周期+日间修复小睡1个睡眠周期即可,或者平均每天5个夜间睡眠的睡眠周期,不安排日间修复小睡?可以这么理解吗?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