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靠的是天分吗?你可曾听说过方仲永的故事?神童仲永,五岁能诗,文理可观,邑人皆惊。然而他的父亲目光短浅,急于靠儿子的天分获利,最终使天才儿童“泯然众人矣”。可见,就写作而言,仅有天分是不够的。朱光潜先生说:
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极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
有哪些一流的作家呢,我们看看朱先生举的例子: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才做出一句文章;莫泊桑师从于福楼拜,福楼拜要求他把自己十年间辛苦写就的文稿付之一炬,从头开始学习描写实境。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对文章更是精益求精,修改起来不厌其烦。朱先生引用了他的儿子所作的《回想录》中的一段:
“《安娜·卡列尼娜》初登俄报Vyestnik时,底页都须寄吾父亲自己校对。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成百孔千疮,糊涂得不可辨识。幸吾母尚能认清他的习用符号以及更改增删。她尝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的底页。次晨,她便把他很整洁的清稿摆在桌上,预备他下来拿去付邮。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松雅吾爱,真对不起你,我又把你誊的稿子弄糟了。我再不改了。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于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于是把稿子再拿去改过。再誊清一遍。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
连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对自己的文章都要反复修改,我们这些平凡之人,怎么可能一遍就成佳作呢?好文不厌百回改,才能达到杜甫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朱先生还给我们举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的例子:
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因为恐怕易生厌倦。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写好了,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意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它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这一次是最重要的,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
小泉同样也是注重反复的修改,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所以,对于我们每个青年学生而言,以虔诚谨慎的心态进行创作,不辞辛苦与反复,仔细推敲与琢磨,这才是作文的正确态度。
除了反复修改之外,写作还有什么方法呢?
第一便是要多读书,读书多了,自然就可以模仿着来写作,这正如学习书法的时候要先临帖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第一流的作者都是经过模仿的过程的,比如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的旧戏剧作家,白朗宁起初模仿雪莱,中国古代的文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在强调模仿的作用。
第二便是要写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要多写记叙文和描写文,要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直接就去写议论文。其实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就说按照这样的次序来编排的,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归根结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写作的秘密,那就是多读,多写,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