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写作训练专栏,其中的核心想法非原创,来自于大V的公众号文章,但内容上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做一些新的阐释。可以通俗理解成对大V文章的读后感。初步的想法是先无脑坚持一个月,然后会改为不定期的写作。
职场人,一个永恒的关键词就是“忙”,忙前忙后,忙得天昏地暗;为自己的事忙,为别人的事忙,为不相干的事忙;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等等。时间管理技巧学了又学,却总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根本无用武之地。那问题又出在哪儿呢?
工作的本质,是取舍、排序(轻松就能搞定的日程不在此讨论范围内),而这种排序,既有时间上的先后,也有重要性的排序。
那怎么来确定这些优先级呢?
不妨往上再抽象一层,升一维思考,则可以带来降维打击。而对工作优先级的排序的升级思考,就是对每一项具体的事情,搞明白你在其中的角色,自然而然就可以分类了。
那一项工作中有几种角色呢,分别又是什么?
一般说来,对于一项具体的工作,会有以下四种角色:
角色1:决策方
决策者是指这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注意:不一定是公司的老板),是要最终承担这项工作成败的人。
角色2:信息方
为决策者提供必要信息输入的人,可以是边界条件,可以是约束,可以是支持,可以是论据等等,是在这项工作中直接进行做事、提供建议的人。
角色3:同步方
这类人,是决策之后直接影响的第三方。事中可以选择是否参与,但事后必须要被同步到相关信息。
角色4:旁观者
上述三者之外的任何角色,都是旁观者,不管你的职位、职级、工作经验如何。
那一项工作到了手头,不管是会议、计划、项目,第一位就是想想你在其中的角色:
如果你是决策者,要把这项工作放在第一优先级,并且要谨记自己对结果负责,牢牢把握住决策权;
如果你是信息方,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事后诸葛亮,对事负责;
如果你是同步方,则一般只需要按照被告知的决策信息进行下一步行动即可。但如果你判断此事对你影响很大,希望对决策有所影响,那其实你承担的是信息方的角色,则要主动参与进去,提前施加影响。
如果你是旁观者,束之高阁即可,毕竟你还有自己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