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一起学习了《财务自由之路》的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跟随作者分析一下,在财富问题上,穷人和富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本篇我们学校第二部分:如何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搞清了我们没能致富的原因,接下来,让我们重点来看看第二部分重点内容,到底如何用短短7年的时间实现财务自由呢?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作者所说的财务自由,就是仅仅靠资产产生的利息,不用工作就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自己变成一台赚钱机器,而要拥有一台赚钱机器,躺着就把钱赚了。至于你希望靠多少利息,在多少年内一直保持财务自由,完全取决于你日常开支的多少。
作者指出,要想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需要三步计划和四个策略。这三步计划是逐步递增的,分别是实现财务保障、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这几个阶段性目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金钱数额。财务保障,就是指能保证你6~12个月内基本生活的储备金。也就是说,假设你生病了、失业了或是遇到了种种难以预料的麻烦,导致你目前无法工作,这笔钱能够支撑你度过这段时间或是顺利找到下一份工作。比如说你每个月至少需要支出3000块,你想在6个月后工作,那你至少要有3000×6,也就是18000块的储备金。这笔钱是用于应对不时之需,也就是突发情况的,所以一定不能随意动用,也不能用于任何有风险的投资,你可以将一部分存入银行,另一部分存在余额宝等能快速提现的理财方式中。
在实现财务保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追求财务安全。财务安全,是指你需要积累足够的资金,以保证你可以靠利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比如说,年利率为8%,假设你每个月至少需要支出3000块,用3000乘以150,也就是45万,就是你达到财务安全所需要的资金总额。为了保证资产安全,对于这部分资金的投资依然要以稳健为主。
当然,要达到财务自由,你可能会觉得每月3000完全不够花,那你可以详细列出要达到你梦想的生活所需要的金钱数额,再平均到每个月中,然后用这个数目乘以150,就是你要达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资金总额。比如说,年利率仍然为8%,假设你每个月至少需要支出10000块,用10000乘以150,也就是150万。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绝对不要动用你的本金,也就是能给你下蛋的“金鹅”。
那要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具体要如何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运用四大策略,分别是:第一,按一定的比例储蓄金钱。第二,用这些储蓄资金进行投资。第三,想办法提高收入。第四,从每次增加的那部分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钱进行储蓄。
听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咳,这不就是存钱、投资,开源节流,再存钱、再投资嘛。对,就是这么简单,所以作者才会说,想变得富有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说穿了都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不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有很多与大家原有的认识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策略,储蓄一定比例的金钱。现在好像很流行一种观念,就是“钱是赚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特别是很多媒体、平台到处都是广告,都在宣传如何进行消费。很多人提起攒钱、存钱,都觉得好像那是我们上一代、不会享受的人干的事儿。对此,作者指出,使人变富有的,不是收入而是储蓄。如果是月光族或者是卡奴,每个月的收入都用于吃喝玩乐、旅游享受,周而复始,即使挣到足够多的钱,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水涨船高,生活水平就会提高,支出也会增加。久而久之,自己依旧是一台赚钱机器,而无法拥有一台赚钱机器。
作者在最初进入社会时,是一个标准的享乐主义者,借助于信用卡过上了所谓的“上等人的生活”,成了卡奴,直到负债累累。后来,他遇到了一位成功人士的指点,要求他存下自己收入的50%,当时作者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完全做不到,这些钱压根儿都不够我花的,怎么还能攒得下钱呢?”不过为了完全摆脱过去负债累累的生活,作者开始存钱,一有收入就把其中的50%存起来,然后执行“5马克计划”,也就是每天只能花5马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甚至连续8个月的时间开着一辆没有把手的汽车,因为买一个新的门把手需要180马克,那样就超出了他每天只能花5马克的预算。不过,8个月后,他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积攒了第一笔现金储备,开始了投资之路。
其实,储蓄就是最基本,也最简单的理财方式。就连全球投资之父、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约翰·邓普顿,也非常重视储蓄。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和妻子共同决定,把每个月收入的50%存下来,即使是在挣得特别少的月份也坚持做到这一点。股神巴菲特早在当报童时,就将自己省下的每一美元都存起来,几乎不买任何东西,因为他更关心自己在未来的财富。巴菲特透露,变得富有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储蓄,投资;继续储蓄,继续投资。
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要说的第二个策略,投资。因为只靠存钱是无法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变得富有的,而且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能够更自由、灵活地运用金钱。有了一定的资产后,用投资所得去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压制自己的消费,把自己变成一个守财奴。
要进行投资,我们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投资?什么是债务?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金钱是流向你还是远离你?如果金钱流向你,那就是投资;反之,如果金钱溜走了,远远地离开了你,那就是债务。
有些债务非常明显,比如高利贷、以前曝光的裸贷或者是拖欠信用卡。有的债务则比较隐蔽,比如汽车,一处有贷款的、用于自住的房子或公寓。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汽车难道不是资产吗?房子难道不是最好的投资吗?从总的趋势来说,房子一直在涨价啊。作者指出,从买入汽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贬值了,而且它需要停车费、汽油费、洗车费、保养费等等,也就是说,钱从你身边流走了,所以汽车属于负债;至于自住房,它对于银行来说属于投资,因为它每个月都在给银行赚取利息;对于房主而言,则是负债,因为你需要每个月支付利息给银行,只要贷款没还清,房子就是属于银行的,所以这些人被称为房奴。当还清房贷时,用于自住的房子也无法为我们获得收益,除非把房子卖掉,从中获取差价。当然,作者并不反对大家买房,毕竟有了房子,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得到改善。关键在于买房的时机。作者认为,如果能用投资所得购买房产就最好不过了。而且,在合适的时机,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投资不动产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说,在准备投资时,一定不要把投资和负债弄混,要仔细区分,金钱到底是在流向你还是在逐渐远离你。
第三个策略是增加收入。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只要肯动脑思考,你就会发现,能使收入增加的方式还是很多的,就靠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作者的建议是,找出你的天赋和热情所在,然后给自己订一个目标——3年后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并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绝佳的技巧,那就是:假设现在就是3年后,你已经成了所在领域的专家,你可以给自己写一个广告,对自己进行宣传,向大家介绍你的产品或者是所能提供的服务。这样一来,你就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同时也能意识到如何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写广告的过程中,你或许就能确定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一领域,如果真的确实不喜欢,就可以尽早转行,选择别的领域。与此同时,你也可以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逐步将你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收入丰厚的工作上,逐渐减少收入又低又耗时的工作上。
一旦你发挥所长,增加了收入,那就执行第四种策略,把增加的那部分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存起来。如果你的欲望不高,依旧保持原有的支出水平,除了拿出一些钱作为对自己的奖励,那你就可以把增加的所有收入都存起来,就当你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笔钱,然后拿这笔钱再进行投资。在具备了相应的投资知识之后,投资得越早越好,因为复利的魔力大到惊人。而影响复利的两大因素就是时间和利润率。比如说,假设年利率为12%,如果你从30岁开始每月存200块并投资,那等你65岁时,也就是35年后,你就会拥有100万;如果你从55岁才开始存款、投资,要想在65岁时,也就是10年后拥有100万的话,那每个月至少要存5000块才行。
而且,要实现财务自由,最好遵循“一半一半”的投资原则,也就是一半用于中风险投资,一半用于高风险投资。多学习,多实践,或者拜成功者为师,进行投资。你所饲养的金鹅越多,它们下的金蛋就越多。也就是说,你所能用于投资的资金总额越大,你越能尽快地实现财务自由。这样的话,或许根本用不了7年的时间,你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总结:首先,我们讲到了没能致富的原因,也就是穷人和富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待财富的定义不同;对待财富和财富目标的态度不同;穷人的借口多,只关注自己的劣势,而且不打算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对金钱的真实想法不同。因此,只要对财富进行明确的定义,确定长远目标,改变金钱观,在正确的道路上付出110%的努力,就能快速致富。然后,我们谈到了如果想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那就先搞清楚要达到财务保障、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分别所需要的资金总额,然后按照四大策略执行:第一,按一定比例储蓄;第二,用储蓄资金进行投资;第三,想办法提高收入,在三年内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第四,将增加的那部分收入,再按照一定比例的进行储蓄、投资。
换句话说,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秘诀:储蓄,投资,再储蓄,再投资。7年之后,希望我们都能拥有持续赚钱的能力,实现财务自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梦想中的舒适、有尊严的生活,不再为金钱所困,让金钱为我们服务,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