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以长远的目光从认识到实践

     在中央党校新疆民族干部培训班创办70周年之际,新疆班始终伴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步伐前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培养出一批对党忠诚老实、理论功底扎实、政策把握到位、矢志为民造福的优秀干部,为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意识,它强调的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与共同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各民族之间形成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在共同的意识驱动下,各民族可以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增强国家认同感。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凝聚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一要加强历史教育。通过加强历史教育,使各族人民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三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四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教育等,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五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久持续性。通过不断得实践与强化,社会稳定更加牢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更加紧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各民族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实现均衡发展,国家整体实力得到提升。文化认同更加深入。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更加深入,形成更加紧密的文化共同体。民族自信更加坚定。各民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其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和实践,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阿尕什敖包乡党建办 于燕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