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一再说「不占便宜」只是曹德旺品性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特点,并没有试图去把它和福耀玻璃的成功进行关联。但上一篇周报发布后,仍然收到很多类似的留言:「你知道他哥哥是谁吗?」、「不占小便宜就一定能成功吗?」等等。
其中,用户「蚁太后」的问题很好,也许代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想法
他说:希望品格和成功之间真能有正相关。。
我的回答是:短期没什么相关,长期相关性高一些;个体偶然性更大,群体来看,相关性高一些。
我想说什么呢?
1
如果曹德旺还是那个曹德旺,把时间拨回到 1976 年,让当年 30 岁的老曹重来一遍,我们依然能看到今天的福耀吗?
我的答案是:会,也不会。
老曹在《心若菩提》中说,福耀玻璃的历史上,充满了偶然性和运气的因素。
1976 开春,明溪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雨。加上雨后的倒春寒,让大家无法出去走动,不得不在屋子里面闲坐聊天。正是在那几天,老曹认识了分别因为劳动教养和右派被下放到明溪农场进行劳动教育的老吴和小林。
老吴和小林见识比老曹更广,大家整天一起喝茶饮酒,时间长了,也自然聊起很多平时聊不到的东西。
他们建议老曹可以考虑做「水表玻璃」的生意,小小一块儿玻璃可以卖 5 毛钱,市场空间巨大,原材料成本不高,并且制作的工艺也并不难,可以解决。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就是老曹和玻璃最早的结缘。几年后,老吴和小林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玻璃厂,但这却成为了福耀玻璃所有故事的开始。
1984 年,高山水表玻璃厂做的风生水起。有一次,老曹到南平出差,企业做得好,他的精神状态也不错,于是跑到武夷山去玩儿了一圈。
在山上,他看到一只竹棍样式的拐杖。想着母亲的腿脚很不方便,于是他买了一根准备带回家。
上车的时候,司机小吴不高兴了,他告诉老曹:你小心一点,车玻璃千万不要碰破了。如果出了问题,你根本赔不起。
老曹心想,我就是做玻璃生意的,你不要吓唬我。他问小吴:你换玻璃要多少钱?
小吴的回答让他瞠目结舌:一片汽车玻璃要几千块。
回到高山县,心里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的老曹专门去汽车修理店转了转。这一转,他大吃一惊,换一块马自达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要 6000 元,如果加急的话,则需要 8000 元。
这又打开了福耀玻璃与汽车结缘的一页。
如果没有 1976 年开春的那几天大雨,如果没有 1984 年的武夷山之行,福耀玻璃,大概率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2
换个角度,为什么我说我们也可能依然会看到今天的福耀呢?
我的意思是,我们也许依然可以看到老曹做出一个伟大的企业,当然,这个企业未必生产汽车玻璃,也可能不叫福耀。
从上面的两个小故事,其实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当老吴和小林对老曹说水表玻璃的生意大有可为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这当成是酒桌上的闲谈,而是真的把这件事认真思考了一下,并且在第二天就去找乡领导讨论。
当司机小吴对老曹说汽车挡风玻璃很贵的时候,老曹并没有被他的态度激怒,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自诩为玻璃行业的大行家,对这类信息天然地排斥。相反,他回到高山县后立刻跑到汽车修理厂做调研,发现了自己原以为知道、但其实并不知道的事情。
开放、积极、乐观、不占便宜……这些我们从书中读到的品性,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
如果重来一遍,即使那几天没有下雨,没有碰到老吴和小林,没有后来的武夷山之行,大概率这些品性也会在其它的地方展现光芒。
拉长时间,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叠加上运气,最终才得到了我们看到的结果。
3
你可能会问,运气是什么?
还记着我们小时候学习过的布朗运动吗?
当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或者在无风情形下观察空气中的尘埃时,会发现这些微粒在不停地进行无规则的运动。
事实上,微粒的运动,是由微小的水分子所推动的。
无数的水分子,按照自己的命运,随机地向着各个方向前进着。在前进的路上,它们有可能与花粉微粒相碰撞。
这个碰撞的力量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了,而且,大量的水分子运动之间会互相抵消。
但某种特殊的因缘下,一些水分子刚好向着同一个方向推动,合起来的力量大到以至于推动了花粉微粒的运动,于是被我们观测到。
在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解释,为什么这个花粉微粒的过去是以这种确定的方式逐渐发展的。但回到过去的那个时刻,水分子也可能以任何其它的方式与花粉微粒互相作用。
我们现在观测到的结果,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个。
从某一个切面看,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其实也像是水分子的运动,在试图推动着这个世界的发展。只是有一些时候,它的作用足够大而已。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逐渐、慢慢展开的。
如果你还记得,我曾经在 2018 年底的一篇文章说,A 股的牛市像一场共振,需要一些机缘,我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4
运气和能力,究竟是谁在主宰着我们的命运?
我曾经看过一个项目,试图研究这两个因素在一群人长期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研究的过程很复杂,它最终的结论是,运气的成分超过 50%。
其实,具体的数字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随机性、也就是运气因素,被大大地低估了。
还记着在 2007 年做财帮子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功能,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加工和回测基金收益数据。
让我们意外的是,如果每年持有排行榜最差的基金,第二年的收益,大概率会超过持有排行榜靠前的基金。
当时我们对投资不甚理解,觉得这也太神奇了。就好像每次考试班里的倒数第一,下次考试就变成前几名了。
后来我明白了,A 股的结构行情和板块效应非常明显,这就会导致每年都有非常强势的板块儿和非常弱势的行业。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比较极端,喜欢重仓某个行业或者板块儿,那么他就更有可能会在排行榜上被观测到,要么就是前几名,要么就是后几名。
最终决定他们排名的,并不是能力,而是 A 股今年青睐哪个板块儿:比如 2017 年的蓝筹,2020 年的白酒以及今年的新能源。
都别说用这样的结果去预测未来了,如果还是这样的持仓重来一遍,还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5
对于任何一项复杂的任务,如果它的实现过程的逻辑链条很长,充满了无数可预见或者不可预见的障碍,那么最终的结果和能力之间的联系,就会很弱。
换句话说,运气在之间起到的作用可能就越大。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答案其实很简单:
反复尝试,提高成功的机会。
虽然运气在我们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依然有一些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这就是上垒击球的次数,或者说尝试的次数。不管我们失败了多少次,如果一直在尝试,那最终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
用一句略显鸡汤的话来说,如果人生是一场大型的均值回归的话,它最终会回归到你的均值上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品性和能力。
《哈利·波特》在成为全球畅销小说之前,被拒稿了 9 次。一方面,这说明可能有很多比《哈利·波特》更好的小说,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到就被出版商扔到了垃圾堆里;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不下牌桌的重要性。
如果 J.K.罗琳 在被连续拒稿的打击中屈服了,她就会验证托马斯·爱迪生所说的话:
「生活中的许多失败,乃是由于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在他们放弃的时候,他们是多么接近成功。」
6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
这并不是一个因果关系主导的世界,偶然性、或者说运气,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方式与运气相处:
1)不下牌桌,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2)提升自己做这件事的数学期望,或者说成功的概率。
拿投资来举例。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投资是天然有时间优势的,我们可以做很久。如果用正确的方式,短期遇到不对的结果,根本不重要,因为我们有大把的尝试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提升自己投资组合的数学期望,确保自己玩儿的是一个正和游戏。我为什么给普通人推荐指数基金,就是因为这对大家来说,这是最简单的,长期来看数学期望为正的一个产品。
再拿创业来举例。
我无法预测到我们推出的每个功能是不是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我无法预测明年的市场情况是不是对我们有利,我无法预测接下来的半年团队和产品会产生哪些变化,我甚至无法预测今天写下的这篇文章会有多大的阅读量……
但是,我依然可以努力去做一些事情。
我可以尽最大的能力做好融资,让公司有足够长的试错时间;
我可以打造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让有知有行在试错以及未来发展的时候,不会因为底层原因而崩溃;
我可以努力寻找非常优秀的伙伴,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拥有更多的信息,能高效率地做出尝试;
我可以提高试错的频率,快速验证功能,这样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升上垒的次数;
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认知和能力,等待这些最终变成产品和公司的一部分。
7
如果我们做了这些,依然没有受到命运的垂青,甚至遭受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呢?
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的最后,建议我们去读一读斯多葛哲学,他说斯多葛哲学中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强调尊严和个人的美感,这是我们基因中的一部分。
新功能上线数据惨淡,不要气馁,抖擞精神重新来过;关键比赛中射失点球导致球队被淘汰,不要自怜自哀,第二天早上就恢复训练;投资中看到别人用「错误」的方式赚了大钱,不必尖酸刻薄地讽刺一番,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逻辑。
用塔勒布的话来结尾:
命运无法主宰的,是我们的行为。
本周操作
无
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196 期,最新的资产是 7,675,330.25,基金净值是 1.4964,本周增长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