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

10月9日,周四,晴,23-34度,51.4kg

今天读了一百多页书,习了一页书法,练了金刚功、长寿功。执行轻断食,虽热量没能控制在800大卡之内,但一日饮食量有减。手机使用时间4小时18分,近日恶习有大改观。

读《颜氏家训》,“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说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长大后便如天性使然。同样,假使少时父母宠溺、纵容、疏忽,而使子女养成恶习,长大后亦如其天性,积习难改。不仅是习惯,性情、爱好、学习等等也最好从娃娃抓起,少时根植之物,植入细胞,化为骨血,相伴终身。成年后所学,皆附于皮毛,需日日温习,一日不断,方可环身。少时所学,与身体同长,融为血肉。成年所学,终为身外之物,需费力抓提。这时间的前后,横亘自然与人为鸿沟。

又读成庆著《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国庆期间,儿说,他一想到还要在这个单位待四十年,日复一日过着重复的生活,就觉得人生好没劲。恰好在成庆书中读到解此困惑的教谕。

正因为我们感官的局限性,致此我们无法分辨某些事物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的稳定。以感官的局限性而言,我们平常的生活,一般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忙忙碌碌,但每天很多事情都是近似的:洗脸、刷牙,吃早餐、搭乘地铁、上班等等,它们琐碎而重复,时间长了,心中难免有一种周而复始的单调感,所以我们会难以忍受这种整齐划一,对工作心生倦怠,甚至感觉人生无意义,迫切需要一次旅行或美食来打破这种整齐划一的感觉。而事实上,仔细想一想,我们的生活难道真是如此重复如一吗?事实上每次刷牙的动作都不一样,每天地铁所遇的人和事也都各有不同。当我们在表面上看不到变化的生活,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心动荡且粗糙,无法体验到表面稳定的生活底下所泛起的涟漪。

当我们的心变得专注而细腻,我们就能观察到更多的无常。可一旦心变得粗糙与混沌,就像镜头失去了焦距,无法看见细节的变化,自然就觉得单调乏味了。

日本电影《日日是好日》中有段台词写道:“在下雨天听雨,用你的全身来品味这一刻;雨天听雨,雪天看雪。夏天感受夏天的炎热,冬天体验刺骨的寒冷 。打开五感,用全身品味这一瞬间,原来这就是‘日日是好日’的意思。”

是啊,这四十年,怎么可能一眼望到头,我们会经历上四十个不同的春夏,无数个别有韵致的晴天、雨天、雪天、台风天,以及无数场剧情丰富的相遇......只修炼好这颗心,让其放松、柔软、专注、细腻,就能时时感受到人间的清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