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做人最顶级的体面,是“不要脸”,抬头看人,低头做事。生活没有多少观众,你过得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刘震云的成名作《一地鸡毛》,写尽了人到中年的无奈。


书里的主人公小林,年仅而立,却已经被鸡毛蒜皮的小事耗尽了生活的热情,日复一日,琐碎得令人窒息。


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


可不同的人,却活成了不同的模样。


即使生活给了我们一地鸡毛,也要把它扎成个漂亮的鸡毛掸子。


生活从来不易,何必轻易放弃。


标题1:幸福的婚姻里容不下“算计”



小林和小李的婚姻危机,竟然是从一斤馊掉的豆腐开始的。


早晨六点,小林特意早起去市场排队,买到了便宜的豆腐。


因为赶着上班,他忘了把豆腐放进冰箱。


晚上,妻子下班回家,发现了桌子上已经馊了的豆腐。


“你怎么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妻子小李一脸嫌弃。


小林本就憋着一肚子委屈。


为了这块豆腐,他上班差点迟到了。


被领导唠唠叨叨地说他态度散漫,工作不上心,不求上进。


小林心里憋了一整天的火。


回到家,因为个豆腐被妻子指着鼻子骂。


他忍不住了:“不就一块豆腐吗?至于吗!”


一个怒吼,一个流泪,一个烦躁,一个委屈。


两个人吵得天翻地覆。


小林夫妻俩虽然都是机关公务员,表面光鲜,可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


每个月的房贷,生活费,孩子的花销,压得他们大气不敢喘。


为了省下几块钱的水费,他们故意不拧紧水龙头。


这样水龙头能水,但水表却不走字。


然后用桶接着这水,存起来用。


这样精打细算的日子,没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反倒是让他们两活成了2个计算器,凡事斤斤计较。


两人经常为了件小事大吵一架。


不仅如此,还动不动就“翻旧账”。


从一块豆腐,能扯出过年的时候谁多吃了一块排骨。


谁都不服软,谁也不服谁。


书中这样写道:

“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婚姻问题,是出在惊天动地的变故上,而是输给了一地鸡毛的琐碎。”


婚姻不是做生意,不要事事计较。


计较的太多,伤的往往不是钱包,而是感情。


聪明的夫妻,懂得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给对方留有余地。


有一个日本的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说过,夫妻间吵架,就要想着让对方赢。


这个赢,赢了什么呢?输了的一方又损失了什么?


想要一段关系长久,不是靠谁压着谁,也不是比谁有理,而是靠彼此的体谅和包容。


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争出来的。


标题2:生活不会因为你锋芒毕露就特别照顾你


大学毕业步入职场,小林踌躇满志。


他以为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就不愁不被领导重用。


可愣头青的小林,遇事只讲对错,不讲方式方法,搞得很多同事都不想理他。


有一次,领导让他修改他提交的报告,可他却觉得,这报告已经很完美,不需要再改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顶了回去:“我觉得没必要改。” 


领导脸色一沉,强令他重写。


最终,他不仅被迫重新报告。


当月还被扣了绩效工资。


他一肚子委屈,觉得领导不讲道理,没水平,不配看他写的东西。


可他却没意识到,问题不在于领导,也不在于那篇报告。


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太有问题。


同样意思的话,可以换个让人接受的方式说。


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领导想提拔他,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结果,他没听出领导的意思,直接拒绝,


让领导下不来台,白白错失了晋升的机会。


日复一日,单位里新来的大学生一个个都升职加薪,风生水起。


小林却还在原地踏步,日子过得紧巴巴。


“社会不怕你有棱角,就怕你锋芒毕露。”


很多人初入职场,以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能脱颖而出。


可现实是,世上有能力的人很多,人家为什么重用你?


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有能力的人,缺的是能融入环境、与人同行的人。


固执己见、锋芒毕露的人,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真正的职场高手懂得,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


后来,老领导看他过得浑浑噩噩,于心不忍,特意找他谈心。


“做人做事都别太死板,聪明人要懂得变通。”


这一次,小林终于听进去了。


他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事,试着用更和缓的方式与人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幡然醒悟后的他,在单位里的人缘越来越好了。


不逞一时之快,不再事事针锋相对,工作也变得顺了,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标题3:“面子”,不能当饭吃,撑得了一时,却撑不了一世


在家乡,小林是个有“出息”的人。


考学入京,进了机关单位,妻子也是公务员。


父母在村里逢人就夸:我家小林有本事,在北京当干部。


于是,亲戚朋友三天两头找上门,求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帮忙买两张火车票、挂个专家号。


可现实是,他根本没有任何特权。


为了面子,他不得不像其他人一样,凌晨三四点起床排队,帮亲戚买票、挂号。


他自己的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可还是死鸭子嘴硬地强撑着。


只为了让父母亲戚觉得自己有出息。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撑不住了。


孩子要奶粉、要尿布,要请保姆,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咬了咬牙,答应了朋友小李白。


两人合伙去市场卖鸭子。


九天的辛苦,净赚了一百八十块钱。


他用这钱,给妻子和女儿买了他们一直想要的东西当礼物。


看着她们开心的笑,小林突然懂了:


“体面是别人给的,日子是自己过的。”


有多少人,在外人面前活得光鲜亮丽,背地里却打碎了牙往肚里吞?


多少人,嘴上说的多么风光,实际上却债台高筑?


所谓的“面子”,不能当饭吃,撑得了一时,却撑不了一世。


真正的体面,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把日子过好,把家人照顾好,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


有钱时就多花点,没钱时就少花点。


不在无谓的虚荣里内耗自己。


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才是对生活最好的交代。


写在最后: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一地鸡毛》写尽了普通人的辛酸。


婚姻需要包容,工作需要变通,生活需要务实。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活得顺心一点,轻松一点。


可生活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变得容易。


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柴米油盐是日常,诗和远方是信仰。


愿你在琐碎的日子里,在奔波的生活里,都能微笑面对,活出自己的光亮。


日子虽难,依然值得。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