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在职场已经摸爬滚打已经7个年头,从当初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安然坐在办公室挥斥方遒,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足于外人道!站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的中心,感慨这95后和00后的幸福,回想当年,我们为了查询信息而翻遍半层图书馆,只知理论而没有实践的窘境。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一方面,随着职场上的职位的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丰富和经验的不断累积,尤其是这两年,总有一个向别人倾诉的一个冲动,想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人知道我,了解我,让更多的人因为我去选择运营行业,让更多的人因为做运营而感到自豪。如果你在运营的路上,会因为我的所说所做跟你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我会感到很高兴。如果你希望进入到互联网行业,会因为我的所说所想能够有一个清晰地方向,我会感到很荣幸,如果你正在积极的探索运营的本质是什么。会因为我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而有一丝明悟,我会感到很激动。就如我一直坚信的那样,互联网的文化就应该是“开放,连接”,因为你愿意做这件事,我去共享,因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渴求让我们彼此连接到一起,从而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另外一方面,与我相处的环境有关,我自2013年从北京回来之后,回到老家的省会城市,这是一个二线城市,以轻工业为产出的二线城市,中小企业遍地,本土大企业寥寥无几,甚至连知名的企业的分部都极少在这里驻扎,更别说13年的时候的互联网的运营人才了,正是基于这个荒芜的市场环境,我很幸运的用了3年的时间从一个执行层的专员做到一家公司的COO,一路走来更能体会一个二线城市的企业对于专精人才的渴望和没有相关人才发展受限的痛苦,而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思维不切实际屡屡不被当地市场认可;
第三方面,正是由于自己的成长速度过于拔高,导致自己的运营环节上的很多东西研究的并不十分透彻,尤其是在很多很多基础的知识上的细节的落地,有一些脱离了实际,做方案的时候切入的角度与市场的角度往往会有一些偏差,也是希望能够一个勤耕不缀的机会,能够磨砺自己,使自己更加接地气,在细节的梳理上更加得心应手;
看我的号,不会让你能够成为一个大神,也不会让你迅速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纯理论的话,还是可以的>,更不会因为这个公号,你就能成为一个运营经理或者一个COO,但是至少可以让你:
1、在你的日常工作中,知道那些可为那些不可谓,侧重点在哪里;
2、在各项运营的岗位上,做方案的切入点;
3、当你想做运营的时候,让你快速度过新人这个阶段;
4、可以让你能够洞悉你的老板在想什么?
5、如果你是管理层,可以为你构建自己的管理模型提供一些帮助;
6、职场上的一些雷区,帮你提高一点点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