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科后中学英语第一讲在大家殷切真诚的期待中姗姗而来。来自凉水井中学的彭嵩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他以及他们学校的英语教学经验《如何上好英语预习课?》
在课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第一招:引导预习。就我们要怎样引导孩子们预习,老师给了我们几点建议:一是老师一定要明白让学生预习的目的;也就是老师你要先把内容过滤一下,哪些是孩子们预习时要掌握的?哪些是通过孩子们自己交流就可以明白的?哪些是课堂上老师帮忙解决的?二是让孩子们必备双色笔,以示重点难点。三是小组合作预习。
这样的好处在于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启动他们的思维动力,另外还培养了孩子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以后的社会需要的是有学习能力的人,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学习的速度能跟上发展的速度的人,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人。而我们就是要为国家培养这样的人。
第二就是老师的导学案。记得以前我们学校也推过一阵子使用导学案上课,但是没有坚持,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今天看到彭老师给我们的导学案后才发现我们那时用的也不是导学案,只能说是萌芽。可惜没有细心和耐心的呵护,它就夭折了。我们来看老师的导学案一共有十个板块: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些板块里有几项都能是孩子们自己独立完成的。
在自主预习时,老师留出简单的知识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再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就会大大的满足了孩子们的成就感和帮助别人的快乐感!这种快乐是良性循环,越有成就感和快乐感,他就会越喜欢帮助别人,越喜欢帮助别人他自己就要先有资本,这个资本就是学习!只有比别人超前完成才可以获得帮助别人的机会和从中得到的快乐!
在老师讲到“搬桌子”时,我就想到现在我们上英语课时就要把桌子拉一块,我们分的也有组,但是其他老师不方便,我们只有在英语课上“搬桌子”。自“搬桌子”后,我们班的后进生我就分散到各个组里,并要求这组的成员主动带着他们。最简单的就是记单词,一组里有一个或两个不会单词或者记不住单词的孩子,每天他们身边总有他们组的成员在督促并教他们英语,不学都不行!因为班里划分组后,他们每个人的成绩都是以组为单位记录的,有一个人拖后腿他们那组的所有努力就白费了!有个孩子和我开玩笑说:“老师,算你狠!I服了you!”我偷笑!
分组后我们的英语也取得一点小进步,这不容我骄傲。看到凉水井中学在八九年前就开始“搬桌子”的进行课改第一步,他们经历了取经,消化为适合自己的课改方法,时至今日,他们以名校扬名。而作为一个有十八年的教龄的老师我来说,那么多年的“满堂灌”模式已把我打磨的没有棱角,没有创新,没有尝试!我惭愧不已。
今后,我要勇敢的踏着创新的步子,摸索出来适合我们自己的一个模式,我相信在我的坚持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课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