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行】:留意当天发生的事,记录某一件事,体会当下的感受,建立自己的感受书。
事件:孩子回家,我开门,门一打开,孩子吃着冰淇凌站在我面前,我一愣,还未出声,孩子就说,“妈妈,听我解释一下,这个冰淇凌是同学请我吃的。” 我笑笑把他迎进来。
感受:每次看到孩子吃冰淇凌,我心里就担心,着急,因为他肠胃不太好,吃冷饮容易拉肚子。这一次,我还未说话,孩子先解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吃冰淇凌这件事有些反应过度了。我看到自己的需求,是健康的食品,我限制孩子吃冰淇凌,是从孩子健康考虑的,“是为他好”。
想到这里,我反思之前的限制起到了什么作用?思考如何满足健康食品的需求,如何解决孩子吃冷饮拉肚子的问题,远比如何限制孩子吃冰淇凌来的有意义并且有效吧?
【每日一行】:留意自己的对话(也可以是内心戏哦),区分是观察还是评论?用摄像机还原记录这些“观察与评论。”
今日功课,学习闭嘴,生活里留白,几乎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说,看完医生回家酣睡两小时。今天是个特别的一天,闭上嘴巴,是件不容易的事。
看着孩子回家靠着床头看着书,吃着冰淇凌,看课外书入迷,喊他吃饭才放下,吃完饭消食物继续看课外书,看了半小时才开始写作业,飞速写完作业,去找小伙伴打篮球,看着孩子自己做事,不做任何干涉,相信他能管理好自己,这个放手是考验妈妈我的。
【每日一行】留意您给予的时刻,是发自内心由衷的给予,还是有条件的给予?
给予时刻:敷上面膜,好好休息
近日身体疲惫,中午都会休息,今天竟然破天荒地睡了2小时。搁在以前,会自责自己浪费了时间,今天刚思考【留白】,反而因为睡饱了,心情特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