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主要起源于周朝姬姓,尊周灵王之子姬原为始祖。发展至今,王姓人口数量在我国排名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14亿,王姓人口就有约1亿。
纵观中国历史,王姓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能人辈出。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期,被正史承认的历代皇帝中,却没有姓
王的皇帝。
王莽的新朝虽也是大一统王朝,因属于皇亲国戚夺权,存在时间又太短,并且是被西汉皇室子孙刘秀推翻的,刘秀恢复了国号“汉”。所以王莽被历史定性为“篡位者”,夹在中间的新朝被抹掉,只有东西汉。
但本文不谈大一统王朝,只说偏安一隅的一个小国---前蜀。前蜀是一位姓王的人在“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十国”之一。
公元847年,唐朝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执政时期,社会还算安稳。河南舞阳一家世代卖烧饼的平民家庭出生一名男孩,长辈为他取名“王建”。王建的家庭条件不怎么好,从小就没有享受到什么文化教育,自然成长为一名街头混混。
作为一名混混,王建干了很多不好的事,算是年少无知吧。成年后,他根本就不想继承烧饼家业,觉得每天累死累活地做烧饼卖烧饼,无法改善生活。
多年的混混生涯,使王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他开始干起贩卖私盐的行当,这在当时,可是违法犯罪的事,朝廷严厉打击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贩卖私盐”这个行业经常出现大人物,期待新入行的王建有精彩的表演。
但是没多久,私盐贩子王建就被官府打击了,被收押在许州监狱。他可不是老实人,不会就此认命。后来,王建真的越狱了,跑到了武当山(河北武安市的古武当山)躲避。
这时期,唐宣宗早已经病逝,他儿子李漼唐懿宗在位多年,他老爹治下的安稳已经被昏庸的李漼一点一点地玩碎,天下时有叛乱发生。
一日,在武当山上东躲西藏的王建遇到一名和尚。和尚一看王建骨骼清奇,便说:“乱世出英雄!像你这样的人,恐怕只有去投军才能出人头地”。之后王建便投到了忠武军(河南淮阳)旗下,当一名大唐士兵。
公元873年,昏庸的唐懿宗一命呜呼,他12岁的儿子李儇继位。最年轻的大唐皇帝刚继位,便把朝政大权交给了“御马监”宦官田令孜,朝堂内外更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引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
王建参军后,因作战勇猛,官升得很快,没几年就荣升校尉。后来另一位“私盐贩子”王仙芝率农民起义,王建随忠武军去镇压,又立新功。
公元880年,33岁的王建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事情是这样的,又是一名“私盐贩子”出场,他叫黄巢。王仙芝失败后,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越战越勇。在黄巢快攻克长安城时,唐僖宗、田令牧等人便惊慌失措地往蜀地逃命。
危难时刻,忠武军硬抗黄巢大军的追兵,保护好了唐僖宗和田令牧,王建等几名将领更是打败了黄巢手下大将朱温。皇帝大喜,封王建为卫将军,田令牧更是抢着收王建为干儿子,混得风生水起。
朱温降唐,没过多久黄巢就兵败了。王建随同唐僖宗回到长安,王建统领神策军,保卫皇宫。不久,王重荣与河东节度使李鸦儿联兵进犯长安,可怜的唐僖宗都还没来得及打一场马球,又踏上逃命的道路。
这次逃亡,王建贴身保护皇帝,多次以身犯险。平安逃到四川后,皇帝大为感动,封王建为壁州刺史,之后因田令牧失势,王建被外放到利州(四川广元)任刺史。自此,王建才算是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这年他40岁。
在各种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还活着的成熟男人王建,有了更深远的目标。他决心凭自己的力量做一番事业,开始招兵买马,发展军队。安抚辖区百姓,大兴农桑。
公元887年,王建开始扩大根据地,他率军沿嘉陵江而下,攻克相邻的阆州,拿下为己而战的首胜。之后开始大量招募人才,表面坚定支持大唐正统。
公元888年,29岁的跑路皇帝唐僖宗病逝,临终传位给他21岁的弟弟李晔,是为唐昭宗。李晔算是一位靠谱的皇帝,奈何大唐以日落西山。
王建日思夜想的是成都,但成都是田令牧和陈敬瑄的地盘。正好新上任的皇帝对养马官田令牧成见很深,王建便上奏为朝廷讨伐不听话的成都。皇帝李晔爽快同意,还派出10万大军帮助。
王建趁机攻下西川十二州,又与朝廷军队围攻成都。成都的城墙够厚实,十多万大军围攻了三年硬是没拿下来。朝廷选择撤军,王建立即上奏称甘愿留下为朝廷攻下成都,朝廷军队尽管班师回朝,皇帝同意了。
朝廷军队刚出川,王建便派重兵把守着剑门关,把进出蜀地的大门关上了。然后又继续去攻打成都,其实成都被困三年,早已外强中干,王建还没展开大动作,他义父田令牧便开门来投降了。
公元891年,王建占领成都,随后数年又陆续攻下东川、汉中、陇中等地。
公元903年,看着势大的王建,唐昭宗只能封王建为蜀王进行安抚。次年,唐昭宗就被又叛变的朱温杀死,朱温另立傀儡唐衰帝李柷为皇帝,掌握大权,之后迁都洛阳。
公元907年,朱温篡位称帝,建立后梁,标志着大唐王朝正式灭亡。但王建拒不承认后梁政权,领着蜀中群臣为唐王朝大哭三天三夜后,便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史称“前蜀”。这年王建已经60岁。
王建从烧饼铺走出来,一路走到了称霸一方的王座上,也算传奇。他在蜀地当皇帝后,知人善用,重视农业,并大量安置流民,没几年时间就把大蜀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当时社会上极为稳定的富强国家。
蜀地是个好地方啊,当时天下战乱不停,很多奇人异士都往蜀地避乱。王建虽目不识丁,但他尊重文人,得到了大批有识之士的协助,一同建立起一个富强的国家。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能使一部分老百姓有一个安稳的家,偏安一隅也很好。
偏安一隅的前蜀开国皇帝,他姓王,叫王建,从烧饼铺里走出来的帝王。
参考文献:《十国春秋》《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关注作者“剑宗臣”,看更多精彩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