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晔为什么才算是唐朝的末代皇帝?

我看中国历史之六十:唐朝篇十九

唐昭宗李晔为什么才算是唐朝的末代皇帝?


文   和运超


      唐昭宗李晔,比唐僖宗李儇小五岁,乃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起初名叫李杰(昭宗与僖宗是同辈兄弟,本名都是人字旁,繁体杰是桀加人字边),先封寿王,两人自小就特别亲近和睦。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义军逼近长安,唐僖宗带着亲眷匆忙逃往成都,李杰随侍在僖宗左右,一度负责护卫,包括参与处理一些机要事务,僖宗极为器重和欣赏。为此,史书中的唐昭宗形象一开始就与唐僖宗不一样,尤其《资治通鉴》里,他是一个在经历黄巢之祸后,试图振作晚唐局势,力挽狂澜的悲情人物。从今天回顾历史,其实都知道唐昭宗最后什么也做不了,反而还成为牺牲品,煌煌近三百年的大唐社稷,实际在他手中已宣告落幕。就笔者来看,甚至都不算是他经营失败而失去江山,实际在唐昭宗继位前夕,天下各处就已经瓦解。想要唐昭宗李晔重新整合混一四海,除非他具备李世民那种号称不世出的一流雄才,甚至要求比李世民还要优秀强大才可能。

影视剧中的唐昭宗形象

尽管唐昭宗之后还有一个更倒霉的哀帝李柷,却不过是朱温即将揭开一个全新时期的过度角色。

      唐昭宗当时的局势,他所拥有的就是区区长安京师而已,根本无力回天。回看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天下强敌也多,唐军初入关中之际,好歹他们父子还有太原这一大后方做支撑。而唐昭宗时期已经没有可以支持社稷的地方势力,唯一还算忠心的重臣高骈,居然在淮南落到被软禁遇害的下场。而河东太原的沙陀部李克用不能真的说是忠心,但若比较其他势力来说,的确还愿意支持唐朝,他们可能算是接近三国曹操那种形象。即便如此,李克用前期实力不算很强,几乎一直被朱温拖住手脚。

经过黄巢义军风波,李唐天下早已酝酿出全新的局势,朱温、李克用、钱镠、杨行密、李茂贞,稍远的南诏大理、河西归义军全都形成,连王建也已经入蜀,只不过还没有完全掌握巴蜀全境。所以后来演义小说称从唐僖宗时期经历黄巢之创就变为残唐五代,残的局面在黄巢期间已经形成。唐昭宗继位后,四方迅速朝着五代十国在加速变化。

      唐昭宗当然绝不甘心就此丢掉祖宗维持了200多年的江山,为了坐稳龙椅,也试图振作局面。他非常渴望重塑李唐权威,扩大能够由朝廷管辖的地区,他首先想到的是身处宫廷的皇帝需要摆脱宦官的控制,虽然从皇帝积极振作角度看,这是必要的;可对于挽救散架的李唐来说,却实在算不上多么有效的方式,只是让唐昭宗感觉自己在宫廷比过去几个皇帝活得稍微有些面子一点罢了。

在之前的唐僖宗后期,大宦官田令孜其实已经被赶跑了。唐昭宗本身是另一宦官杨复光的兄弟杨复恭扶立,前面提过,杨复恭手中的枢密使职权确实很大,直接可以篡改皇帝的诏命。实际这两人所谓兄弟并无血缘,杨复光本姓乔,是懿宗神策军中尉杨玄价的养子,而杨复恭本姓林,是枢密使杨玄翼的养子。只不过因为杨玄价和杨玄翼来自唐代声势最显赫的宦官世家,所以勉强算作从兄弟。

     杨复恭是接替养父杨玄翼接任枢密使,当田令孜和唐僖宗还在成都期间,田令孜和杨复光本身关系就不好,对杨复光立下许多大功很嫉妒不满。杨复光死后,田令孜一度贬杨复恭为飞龙使,名位虽然不算低,可没有实权,被迫在蓝田闲居。唐僖宗回到京师后,田令孜又和王重荣争夺盐池,第二次危机迫使唐僖宗出逃凤翔和兴元,田令孜的威信全无,杨复恭终于出来接任神策军中尉,田令孜离开朝廷。

      唐僖宗病危之际,杨复恭已经成为主事人。他也到处收养义子,杨守贞、杨守厚、杨守亮、杨守立、杨守信等等,史书称多达数百人。正由于杨复恭及其养子形成一股非常大的势力,唐昭宗登位以后就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双方形成不可避免的矛盾,皇帝害怕岌岌可危的长安朝廷被这股势力搞垮,所以选择从对付其杨复恭的养子下手。昭宗先封杨守立为六军统领,赐名李顺节。不到一年,连续提升为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寻加同平章事。杨守立见昭宗对自己宠信异常,就想与杨复恭分道扬镳,迎合昭宗心意,不断把杨复恭恃宠弄权的所作所为报告给昭宗。

     大顺二年(891)八月,昭宗感觉时机成熟,下令解除将杨复恭调到凤翔去当监军,杨复恭拒不就职,上书请求回家养病。唐昭宗顺水推舟,只留一个上将军的空衔,准许他告老回家。杨复恭的另一养子杨守信任玉山营军使,经常到他家中探望。杨复恭暗中给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写信指皇帝忘恩负义,并指示“积粟训兵”。

      唐昭宗得到情报,降旨命天威都将李顺节、神策管军使李守节率兵前去逮捕杨复恭。杨复恭急命心腹张绾率众抗拒,一些养子闻讯带兵到昌化里助战。后刘崇望带禁兵助阵官兵,杨复恭与杨守信率众突围向兴元遁去,张绾被俘处斩。

关于昌化里,在今天一般的长安城坊图也看不到,与之前笔者提到唐懿宗的同昌公主婚后所居广化里一样,都是后期长安城坊的改称。昌化里是过去的崇仁坊,和原来叫兴业坊的广化里相邻不远,位于长安东北角大明宫以南,历来是达官显贵所居,比如像韩滉、柳浑等不少名臣都在昌化里安家。因为昌化里的西面紧靠着皇城,这些宰相、枢密使级别的重臣,出坊门跨过一条大街就可以进皇城到各自官署办公。

杨复恭跑到兴元后,与兴元节度使杨守亮、武定军节度使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及绵州刺史杨守厚以讨伐李顺节为名向朝廷官军宣战。这一幕给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一个出头机会,上书请旨领军讨伐杨复恭,顺利攻取兴元府。

杨守亮、杨守厚等残兵准备入蜀,位于川中的王建率军响应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之弟顾彦晖。当时顾彦朗刚去世,顾彦晖接任,局势有些不稳。王建命部将华洪(也是养子王宗涤)、李简等协助抵挡。王建于乾宁元年(894)趁机占据阆州,不久王建与顾彦晖翻脸,双方也开始对战。杨复恭等余部又退回陕南地区,结果被擒获处死。

      按说唐昭宗能够摆脱笼罩在皇帝身边多年的宦官桎梏,在唐宪宗以来的皇帝里绝对要算罕见的一个,这也是后世认可唐昭宗较多的最大成就和理据。恰恰这时候的唐朝已经空前危殆,正如笔者在分析宦官崛起时就表明,如今史学界很多学者已经发现,由于唐朝最后的覆灭并非是因为宦官,反之,造成末日来临的很不幸一点,恐怕正是在于皇帝失去了宦官这一多年来掌握唐朝军队资源的宫廷护卫阶层。

尽管唐昭宗努力摆脱宦官也是出于振作李唐,可当时皇帝的自身力量根本不够强大,尤其重建的禁军班底全是草包,最后还被朱温偷梁换柱,根本无法形成保护宗社的实际力量。

      如前面指出,昭宗李晔从继位开始,天下已经瓦解,对李唐的现实威胁基本属于外部集团。如果宦官阶层还算强大,看起来是欺负皇帝,可他们毕竟是维护李家的一道屏障,任何大宦官头领毕竟无法真正取代李家子孙(除非突发奇想要扶立一个外姓子孙),正如唐代皇帝原则上还都很自信,认为宦官就是家奴,就李晔最后解除杨复恭职务也没有多少惊险,反而还是杨复恭离开长安接触了地方节度使才产生威胁长安的危机。


关于唐昭宗的传记

当时各地再次形成的藩镇大佬已经一个个形成强大势力,眼看都要准备称王称帝。所以,昭宗李晔这时候摆脱宦官干扰,虽然是出于振作朝廷的积极正面的动机,时机实在很不恰当,结果是加速了自身的覆灭。

       除掉杨复恭,相当于是唐昭宗亲手加速西部地区各方自立的形成,像本来站在皇帝一方的王建,表面上还是尊崇唐朝,同样无所顾忌开始占据巴蜀,和顾彦晖展开较量,夺取东川。包括长安毗邻的凤翔李茂贞,也因此占据兴元,更不用说李克用、钱镠、杨行密,包括野心最大的朱温,早已经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稳固地盘。

        王建,出生于许州舞阳县(许州在隋朝前属于大名鼎鼎的颍川郡,人才辈出,舞阳县今属于河南省漯河市,之前有同名同姓的中唐诗人王建也是许州人)一户贫民家庭。由于中期以来连年纷乱,王建家贫,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很早便步入社会讨生活。   

      《十国春秋》里就说,王建伙同一些胆大的乡民贩卖私盐,有一次被抓进牢狱。牢狱中人见王建可怜居然私放逃走,他不敢回家就去武当山躲藏,遇见一个神秘隐士看相,建议他从军可以改变命运。于是,王建就下山投奔了忠武军,在讨伐王仙芝的行动中逐渐立功。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不少的“小说风格”,更符合实际的应该是,平定义军自然需要年轻壮汉,把王建关在牢狱恐怕有些“浪费资源”,他是为了代替服刑而从军。

      唐僖宗与田令孜从长安到成都躲避,而忠武军的监军杨复光奉命救主,起初还不是黄巢义军对手。杨复光到许州说服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倒戈(黄巢入长安时周岌一度投降过义军),杨复光重新整军,手下有很多牙将,以鹿晏弘为主力,打败朱温等人,收复邓州(今河南邓县),顺带还说动蔡州的秦宗权也倒戈。

      忠武军很快壮大,推出几个独当一面的都头号称八将,王建就是其中之一,然后浩浩荡荡向长安进发,到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与义军一交手,仍然是败绩。

       杨复光改变策略,就派人混入义军收买朱温,唐僖宗还赐名为朱全忠。杨复光为了立功主动联合河东方面的沙陀军李克用协助。但是,杨复光没能完全收取全功,他在中和三年(883)病故。忠武军负责到巴蜀奉迎唐僖宗返回长安,大将鹿晏弘走到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就不肯再南下,自称留后,打算要做节度使的代理头衔。

      王建并没有跟从,与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等四位都头进入蜀地继续迎接唐僖宗,到利州(今四川广元市)接到唐僖宗返程。大宦官田令孜之前虽然和杨复光关系一般,但他也想得到忠武军的力量,就收王建等人为养子,号称“随驾五都”,由此转入田令孜麾下。

       鹿晏弘原本在忠武军八都中实力最强(以《新唐书》《五代史》等史料看,还认为王建、韩建等人本来是隶属于鹿晏弘,应该是其他几都头编制上都归鹿晏弘统领),唐僖宗为了安抚和笼络,只有封他为山南节度使(治所在兴元府),包括给王建等人刺史头衔。王建因此上了一个台阶,加封卫将军,成为皇帝身边神策军的主要将领。

 唐僖宗刚回长安不久,河东节度使王重荣与田令孜争盐池,发兵进犯关中,皇帝再次南下到兴元避难,王建作为护卫非常尽心竭力。光启二年(886)三月,唐僖宗命王建遥领壁州(今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刺史,开创大将遥领州镇的先河。然后杨复恭(为杨复光的族兄)接替田令孜职位,开始排挤他的手下,王建被调利州刺史。

这一次,王建并没有老老实实到任,在路上招募兵马,到阆州驱逐原来的刺史,开始谋划自己的事业。当时东川节度使(东川治所在今绵阳市三台县)顾彦朗也来自神策军,他们就联手起来拓展势力。这时候,位于成都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感觉非常紧张,害怕他们会对自己不利。从长安投奔而来的田令孜却很自信,认为王建为人豪杰,很重义气,派人送信招王建来成都面谈和解。

王建本来一番满满信心,结果遭到陈敬瑄反悔,十分恼火,下令攻破鹿头关,在绵竹打败汉州刺史(今德阳市所辖广汉市)张顼,夺了汉州。顾彦朗命弟弟顾彦晖为汉州刺史,出兵帮助王建围攻成都。

      文德元年(888),新继位的唐昭宗李晔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替换陈敬瑄,希望由他来平息王建在西川引起的纷争,诏令将西川的邛州(今邛崃)、蜀州(今崇州)、黎州(今汉源北)、雅州(今雅安)划为永平军,治邛州,任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陈敬瑄非常不满,唐昭宗便派韦昭度与顾彦朗出兵讨伐,又任王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大顺二年(891),王建攻占成都,这一番变故,从最开始王建不服从安排攻取阆州,和陈敬瑄结怨引发西川动荡,居然戏剧化演变为陈敬瑄不服从昭宗李晔的调解,由韦昭度和顾彦朗协助王建得到了成都即周边几个州,他反而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王建花了数年打败陈敬瑄和田令孜,成为一方藩镇。这期间,一直和顾彦朗的关系不错,确实为合作的盟友。就在王建占据成都的大顺二年,顾彦朗病故。不久,唐昭宗差点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京师,李克用在太原起兵勤王,王建从成都派兵救援。走到途中他责怪顾彦朗的弟弟顾彦辉不救驾,转而开始攻打东川。基本在唐昭宗期间,王建已经逐渐占据了巴蜀全境,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天复元年(901),唐昭宗李晔又遭遇变故。神策军都尉、宦官韩全诲将其带到凤翔软禁,韩全诲和李茂贞是旧交,因此站在李茂贞一方,已经说明皇帝过于激进地对付宦官势力,在当时的情形来说是一大失策。

      李茂贞此人本来不姓李,原名宋文通,是出身河北的藩镇军士,最早在镇州(今河北正定)博野军,后来调到奉天驻守(指奉天县,今陕西乾县),升到队长。黄巢骚扰关中期间,李茂贞对付义军大将尚让,立下功勋,加入神策军。光启二年(886),王重荣、朱玫、李克用、李昌符等一起对付田令孜,唐僖宗被迫到凤翔避祸。李茂贞是神策军的随军护卫将领,这一次抵挡朱玫手下王行瑜再度立功,受封为武定节度使,由唐僖宗赐名叫李茂贞。次年,官军大举反攻,李茂贞顺利消灭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唐僖宗就改其为凤翔节度使,新君昭宗继位更加封陇西郡王,同样成为毗邻京师长安的一方实力派。


影视剧中的岐王李茂贞

       本来李茂贞在对付大宦官杨复恭的问题上,站在拥护唐昭宗一方,所以当时很积极地成为对付杨复恭家族的主力。随着李茂贞实力的增强,凤翔地盘毗邻长安,李茂贞也同样反转过来变得咄咄逼人,唐昭宗很快感受到李茂贞的骄横根本不亚于杨复恭。比如皇帝想调整他到兴元府去做山南节度使,李茂贞拒绝,上奏说:“我怕将来军情有变,军队难以控制,只会使百姓遭难。到时陛下车驾远行,又到哪里前去避难!”完全不给大唐天子留丝毫情面,好像预言今后还会颠沛流离。对李晔来说当然非常难堪,也加剧了和李茂贞的矛盾。

      唐昭宗决定找宰相杜让能商议(之前懿宗时宰相杜审权之子,杜审权曾以镇海军节度使身份与与淮南节度使令狐綯、荆南节度使崔铉连军成掎角之势在徐州消灭庞勋的起事),杜让能就劝皇帝举止慎重。唐昭宗很固执,听不进意见,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就以生动的语言刻画李晔的愤慨:“吾不能孱孱坐受凌弱!”出动三万多神策军讨伐凤翔,李茂贞身边有五六万兵马,将皇帝的所谓禁军打得一败涂地。

李茂贞领军浩浩荡荡冲到长安附近向皇帝兴师问罪,大唐天子转过脸说是宰相杜让能唆使发兵,先杀两个枢密使请求李茂贞退兵。李茂贞并不傻,就顺势逼皇帝杀掉杜让能。《旧唐书》把这位冤死宰相的诀别写得非常动人,杜让能主动对李晔说:“臣请归死以纾难。”昭宗流泪曰:“与卿决矣!”名义上将杜让能贬为雷州司户,实际没有上路,很快就赐死杜让能及户部侍郎杜弘徽(为杜让能的三弟,但老二杜彦林并未遇害,当时任知制诰兼中书舍人,后升御史中丞,唐哀帝时都还在)。过后唐昭宗当然是对自己的冲动鲁莽追悔莫及,追赠太师衔。

      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死后(王重盈为之前王重荣的哥哥,王重荣在针对田令孜、逼迫唐僖宗逃跑的行动中被部下所杀,由王重盈接替职务),儿子王珂和王珙争夺节度使。唐昭宗将节度使给了王珂(他是李克用的女婿,同时王珂是王重荣的嗣子,是兄长王重简之子过继给王重荣)。李茂贞则站在王珙一边,便和另外两个节度使王行瑜(本来是邠宁节度使朱玫的手下,光启二年时,朱玫试图趁乱拥立襄王李煴,受到反对,王行瑜倒戈攻杀朱玫,被唐僖宗任命接替邠宁节度使)和韩建(前面提到韩建和王建等都是忠武军出身,后投靠田令孜转入神策军。韩建被任华州刺史长达十六年,一直和李茂贞关系密切,唐昭宗还一度到华州待了两年,包括他和王建的渊源,史书称颇有才干,连朱温都对韩建很器重,最后成为后梁宰相)一起发兵到长安,想要逼昭宗改换人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