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22:争不争,党不党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先生说:君子会庄敬自持,但与人无所争;只是和合友好,却不结党营私。
先前,孔子在多个场合,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比如,他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在这里,算是对君子在“争不争”、“党不党”两个层面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一、君子争不争
明面上的态度,孔子讲得很明确——矜而不争。
“矜”,在春秋以前的时代,可以理解为矛柄。因为”矜“是无刃之矛,不能杀伤,是一种”仁义“的武器,常被用作依仗表演。战国以前的春秋,包括更早的有史料可资印证的夏商周时代,极少有战争是真正的灭国战的。多数情况下,即便是战争也会以文明的方式展开。
战争胜利的一方,凭借的不是武力本身,而是背后所代表的是道义——更能顺应时代把更多的人组织起来的力量。更有组织力的一方只要秀出肌肉,展现出威慑力,战争也就结束了。《尚书》和《诗经》中从不同侧面描述过这种威慑,武王第一次伐纣时,只是发出战斗檄文,将愿意相应的诸侯召集到一起,便解散了。后来,他们创作了一首军歌,让所有参与战争的将士盟誓,确保每向前三步,便要调整队伍,确保同进同退。这样的场面,对于今人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这哪里还是战争,分明就是一场仪仗队表演。
君子到底“争不争”?
君子有所庄敬自持,所以,天然有一种不可冒犯的气势。就像手持长矛之柄,虽然不能杀戮,但已不怒自威,令人有所敬畏。
君子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君子只与自己争精进向上。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争的是时不我待,争的是自己精进向上的还不够,争的是自己对自己还不够狠!
君子不与人争高下。说到底是自己心中有底气。只有没底气,不自信的人,才总想与人争高下。我们看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人物,真正怀有绝世武功的,绝不会动不动就与人比高下。倒是那些二三流的角色,终日为名所累,总想靠打败一两个高手获得“天下第一”的名头。
二、君子党不党
先前,孔子讲“君子周而不比”,与这里所讲的“群而不党”意思相通。
君子抱持有大道,大道之行,天然需要凝聚起最广泛的力量。因此,君子以大道、正道凝聚大众,却不因私心私谊与个别人朋比。
所谓党,是为着一定目标,有着一定宗旨的。执政党、在野党、反对党,都是依靠不同的利益关系组合起来的政治力量。君子因为抱持的是大道、正道,自然与一时的利益、个别人的利益不能相提并论。
所谓“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君子为着大道、正道,与天下人和合有好,却不会因为一时的私心、私谊与个别人朋比谋利。
三、不争之争,不党之党
孔子曾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由此可见,君子并非不争,只是君子所争的内容与方式,与小人有大不同而已。君子不争,并非不思进取,而是不与人争夺,只是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修养自己,让自己达到“下学而上达”的状态,至于是否成功,却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君子的不争,但君子却是进取的。
君子的争,体现在个人的进取上。君子的不争,体现在他的有所抱持、凭借上。
同样的道理,君子不党,并非不为着一定的宗旨和利益凝聚力量。而是在大道、正道的大前提下,无限拓展“党”的局限,在更大的宗旨和利益驱动下,凝聚和团结起更广泛的力量,而不是与少数人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