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6日
从《免费》到《制度经济学》,从人们的消费心理到社会的制度探讨,原本固守在“经济学=数学”的概念,常常说到经济学,就想到满眼红绿的涨停板和那一连串并不能看懂的公式,因此对“经济”二字很是抵抗,而且自以为“经济”离我太遥远,守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够不上经世济民,自然是和这东西扯不上关系的。但其实细想起来,自己的想法既幼稚又很阿Q,即使柴米油盐,也逃不开“经济”的范畴,套用一句大白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也许我们,都对经济学有着太多的误解。
就像《制度经济学》一书最后附上的“铅笔传奇”,相似的文章在记忆里初中就曾经接触过,只是那时的切入点并不在经济学范畴内,现在再看,相似的表述,不同的心境。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文末附录中的“铅笔传奇”,伦纳德·E.里德认为“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没有军警来执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亚当·斯密在两百年前就给了我们答案。”他用一支铅笔来阐释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制度经济学》的两位作者在援引这一文章时,将其置入更宏观的视野中去,不止步于“无形的手”的正确与否,而是探讨“无形的手”是在何种社会制度下产生的,并且是如何发挥其机制的。
书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书中曾提到马克思认为资源稀缺性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而作者认为,在人类社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益的欲望驱使下,人们会进行创新、开发新能源,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纵观近年来的发展,这一观点似乎也得到了佐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炭、石油的替代品得以出现,不久的未来,或许在石油耗尽前,我们就已经放弃将石油作为原料。可是是否会有这样一天,我们有能力、有技术去发现、利用新的能源,但那种东西已经耗尽?或许到那时,人类已经有能力、或者说迫于无奈,去了别的星球开发了新的能源。因此,我并没有能力裁定谁对谁错。
但是,这个观点其实很有趣。即在我们现有的世界,我们对某一种概念达成共识,人们往往不再就这一概念的外延进行拓展。譬如说,电子书兴起之初,对纸质书消亡的担忧此起彼伏,传统出版界甚至对电子书抱着一种如临大敌的紧张姿态。但是经过2012年国内电子书发展的小高峰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电子书与纸质书相辅相成的一种状态。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出版,推出了一些“互联网+传统出版”的成果案例,让人们意识到了以一种可能性。果壳、盛大文学均有不俗表现。在电视出现之后,人们甚至认为广播很快就会从历史舞台消失,但是在汽车普及后,广播甚至引来了发展的新高潮。如今电视在互联网视频的冲击下,也面临着发展的阻滞,未来电视会怎样,我们也无法过早得出正确答案。在社会的大熔炉下,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再跳回到出版来说,这一“概念”可以是关于读者的、可以是关于内容的、可以是关于渠道的,可以是关于一切的。
很长时间内,我们都将科普读物的读者瞄准青少年,却忽略了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成年人。果壳出品的“谣言粉碎机”系列将严肃的科学精神、活泼的研究方式、简白的幽默感融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中,颇受好评。而其成书也很有意思,依托果壳网上热门回答集结、整理出版,具有很广泛的读者基础。而这一组稿形式在传统出版中也能找到依稀的影子。“地球上没有新鲜事”,所谓创新,需有立方能有破。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1+1=2”的公式,这是重新发现、利用知识与信息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