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老公聊车站经营上的一些事,他说:“小李好节约,早饭只吃一个花卷,一个大男人,我感觉是吃不饱的。”
我听了,心里觉得不是滋味,这么多年,我是亲眼看着一个人,努力得把日子过成这样的。
所有的改变都来自于投资失误。
小李以前是在车站门口拉客的,也就是中介,坐车,住宿,发货,他都可以帮忙,然后根据金额不等,收取一点费用。
他一直做这一行,以前客运生意好,人流量大,乘客容易滞留,往往一个春运他会有好几万的收入。
就是需要风里来雨里去,非常辛苦。
小李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吃苦他不怕,只要能挣钱。当年是他在火车站登三轮的姐夫,把初中毕业的他带出来的。
刚开始进城,他也在火车站,汽车站一带蹬三轮。90年代他还只有十几岁,身体不错,蹬三轮只要有力气,能记路就行。
当年三轮车都归客运处管理,都有牌照和户口,小李没钱买,开始是给有车的人打工,别人跑白天,他就跑晚上。
后来,车主看他做事还挺精明,灵光,就把三轮承包给他,每月固定上交多少钱,剩余都是自己的。就像当年的土地承包到户一样。
这样一来,小李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为了挣更多的钱,没日没夜。
他有一点好,特别喜欢说话,嘴又甜,又热心,这些对做生意来说都是优点。
遇到问路的,住宿的,打车的,他都挺热心帮忙,有时候别人会把感谢 加在车费里。
慢慢的,小李就不再蹬三轮了,专职做中介。用他的话说,这不累还挣钱,只要一张嘴,连本钱都不要。
这样一做就是十几年。期间小李在老家娶了媳妇 生了儿子,把媳妇带到城里租了房,又生了一个儿子,媳妇就一直在家带孩子,接送上学,小李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家人。
跑得更勤了,人也更瘦了,脸也更黑了。虽然日子不是多富裕,也还算顺风顺水,平安喜乐。
只是,和他一起做同样生意的人,都不喜欢他,除了同行是冤家这个事实,更多的是大家都说他太会钻营,别人接的业务,他都会千方百计贴过来,分一杯羹。自己接了业务,就悄悄的自己赚,从来不分给别人。
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孤家寡人,独来独往。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真是一点没错。就因为他经常独来独往,才导致了最后的投资失误。
有一个人是小李老乡,经营客运线路。有时候忙不过来会请小李帮忙跟车卖票或是招呼一些事。
当有一天,这个老乡说忙不过来,想转让一部分股份的时候,小李心动了。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挣钱不易,要是能投资一点,也成了老板中的一员,收入会增加,身份也会提升起来。
他越想越美,没和谁商量,一起的同行他更是不敢露一丝口风,怕别人抢了先机。
就这样,他把自己的积蓄一股脑拿了过来,投了进去。
老乡拿着他的钱,去投资了别处线路也不管了,小李只好自己上车经营。
不做不知道,一做才知道自己掉进了坑里。收入少,开支大,淡旺季明显,有时候忙乎一个月还不够油钱,不够司机工资。
赚钱的时候不觉得,亏钱的时候,感觉钱像流水一样,哗哗不见了……小李终于忍不住了,找老乡要还回股份。
老乡说:“股份回来可以,我认,就是没钱给你,要不就当我借你,有钱了再还你。”
什么时候有钱,不知道。
小李大病一场,人也脱了形。别人问他投了多少,他死活不说。
病好后,又来做了老本行。同行有些人幸灾乐祸,说:“这要挣多少年才能翻身啊,每天买菜小李都要和老婆算算账,这钱不知道要请他老乡吃多少年大餐呢。”
小李越来越沉默,还是经常一个人。不知道他要怎样挺过去,能天天有事做,最起码要好受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