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刚刚流行的那两年,想起许多年没有联系的高中同学,我忽然有一种想知道同学们近况的冲动。我就问兵,咱们是否也有高中同学群呢?兵说,你算是问着了,我拉你进群吧!就这样我进了高中同学群,许多年没有见面的同学从此便都有了联系的方式,回想起当年在学校时的情景,我感慨万千。
兵说,隔壁几个班每隔几年都会搞一次同学聚会,唯独我们班的同学却从来没有人组织过大规模的同学聚会,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不过现在好了,有了微信,只要愿意,大家随时可以联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联系到了于连,并加了他的微信。
在那个满校园飘荡着《少年壮志不忧愁》歌声的时节,我来到了县城的那所中学。班上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同学与城关地区的同学各占了一半,于连正是来自长江之滨的小池镇。他身体敦实,穿着一身蓝色的军褂,胸前的口袋上别着一枚团徽。他的嘴角有一颗黑痣,一笑就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他那时是校学生会里的干部,有一位年轻的老师与他走得很近,俨然经常给他布置工作。
在班上我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不过与于连却常常有许多聊不完的话题,于连出色的社交工作能力更是让我感到羡慕。学校里的宿舍有些紧张,而且条件也不太好,于连就和几个同学在学校旁边的一处私人住户租房住。因为离学校近,隔三岔五的,中午放学的时候,我便经常到于连的住处玩。
于连是那种有些早熟的男生,他暗恋班上的一位女生,经常在对方面前大献殷勤,可是女生对他却不冷不热,他成了剃头的挑子一头热。老师发现了一些苗头,提醒于连将心思放在学习上,于连觉得很委屈,一段恋情就此无疾而终。暑假前夕,于连邀请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到他家里去玩,在长江边上,大家赤脚在江滩上行走,合影留恋,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毕业的日子很快临近,同学们劳燕分飞。我直接回到父亲的单位上班,于连回到家乡呆了一年,便去了师范学院进修,后来便留在了镇上的初中当了一名代课老师。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与自己班上的一名学生恋爱了,师生恋成就了他的一世姻缘。在同龄人中,于连早早地结了婚,遍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毕业后的第三年,我见到他时,他看上去苍老了许多,一脸的沧桑。
又过了一些年,于连的一双儿女相继出生,他也离开了学校,开始东奔西闯,学做生意,我们从此再也没有见面。直到2015年的夏天,他来到我们公司揽活,在阔别了20多年后,我俩才再一次见面。彼此寒暄过后,我悲哀地发现我们之间竟没有多少话可说了,他的简单的话语里明显带着敷衍的成分,两个老同学分明变得陌生起来。
三年后的一天,于连在同学群里邀请一些同学参加他儿子的婚礼,邀请的名单里没有我。这让我不禁有些失落,多年没有联系,我们之间明显生分起来,他再也不是我过去认识的那个于连了。是呀,这些年他们家发生的一些大事小情,他遭遇的生意上的一些波折,在他最需要朋友的关怀与帮助的时候,我并不在他身边。长时间的隔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自然也就慢慢淡漠了,一切都再正常不过,我又何必耿耿于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