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可以让孩子明白,一个人有能力做的和没有能力做的究竟是什么事,一个人所能控制的事情的范围,以及一个人如何适应那些无法控制的事。
大部分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强壮的、不受限制的人。他们在自以为全能的幻想中表现出过度的自信与狂妄。这个时候,父母的责任就是告诉孩子们,他们并不是全能的。也要告诉孩子,他们具备什么能力、不具备什么能力。也就是说,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能力范围是什么。
父母需要适当培养孩子的界线感,因为孩子需要有力量或有能力来控制某些事情,孩子能力的发展可以从完成拼图、表演舞蹈、解决冲突、顺利发展友谊等方面体现出来。
那么,培养能力的原则有哪些呢?
第一:保持联系。
其实,父母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助于除去孩子自以为“无所不能”的想法。尽管这么做是残忍的,但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忍受这个过程。所以,父母要在情感上与孩子在一起,同情他觉得无助的恐惧感,以及他对失败的担心。这就要求父母与孩子保持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
第二:不要做全能的父母。
在这里,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接受“我的能力是有限的”这种想法。父母可以跟孩子讲述自己曾经的失败、软弱和限制。与此同时,父母不要什么都帮助孩子来做,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发现,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
第三:做个能自由做决定的父母。
做不受控制的父母,意思就是做个不让孩子的反应来左右你的选择的父母。大多数父母都会在拒绝孩子的时候,跟孩子一起难过,从而改变原先的态度。但是,父母作为孩子的引路人,不应该对自己的决定犹豫不决。
其实,换个角度看,父母否定孩子也是为他们好。在否定中,孩子会明白什么是他能做的,什么是他不能去做的。
第四:帮助孩子拥有自理能力。
我们都该牢记,做父母是个暂时的工作,当孩子在你的照顾下成长时,你需要对他们负责。等他们逐渐能够对自己负起责任时,你应该把孩子生命的缰绳交到他们自己的手里。帮助孩子拥有自理能力,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获得成长。
第五:鼓励孩子自主。
孩子需要知道,他们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但这不代表他们必须做父母或任何其他人的奴隶。他们需要发展自主的感觉,或是能自由做决定的能力。父母千万不要陷入拿走孩子所有能力的错误中无法自拔,因为孩子需要获得真正的能力。
比如,三岁的孩子看起来虽然很小,但是他们有能力去玩具店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再比如,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朋友、衣服和音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犯错,会走入极端,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支持孩子的同时,帮助他们发展健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