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读了一篇文章:作者提及自己30多年前在农村读中学时,因为学业的压力,每天都蓬头垢面,无暇顾及自己的形象,后来老师在他们考试前买了20多个先脸盆和香皂,那一刻,洗脸于他而言,成为一种仪式感,至今在他的心里,那次洗脸,使他感应到板结贫瘠的内心深处忽闪忽闪的钻出了绿苗。
感同身受,我读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奶奶为了方便接送我,把我送到离家很近的“私立”幼儿园,我的幼儿园很有趣,操场是在老师家的院子里,教室是老师家的客厅,那时老师是一位温柔长发的姑娘,她是从外地嫁过来的,我喜欢听她讲话,只因为是动听的普通话。一个暖暖的下午,老师把我们为数不多的女孩子带到她家干净又整洁的浴室,记忆中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白色浴缸,里面蓄满了一缸水,感觉那水温热又甜蜜,至今还有那种感觉。不知过了多久,老师帮我们将头发洗了又洗,冲了又冲,我仿佛又闻到了柔软蓬松的头发里一股兰花的香味,在阳光下,透过发丝的间隙,我看到的是一缕缕的五彩斑斓。也唯独那一次,我不想让头发那么快褪去水汽,我喜欢享受那种小柔软。放学时,老师给我们绑起了俏皮的两个马尾,并在眉心点上了类似印度人的红色“吉祥痣”。仍然记得,那天下午的阳光很耀眼,那天的马尾辫我甩了又甩,那种味道还在心里的某个角落,以及那天放学回去的路,其实我想走很久很久……
现在我走在校园的某条小路,步调很慢,我想象着路灯下的我,就像是那天的自己,步调似乎更加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