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刚刚收到2017年第82件礼物:
曾令琪散文《雨霖铃》,见刊于2017年11月9日《晚霞报》第8版。
深谢《晚霞报》!深谢何一东先生!
雨霖铃
秋风阵阵,秋雨沙沙。秋,总是那么地惹动离情。一个柔弱的文人,往往对外物很敏感——见花之开,一片欣悦;闻鸟之鸣,顿起欢畅。而花之凋零,水之流逝,则又联想到生命之促,身世之悲。
孟子讲“动心忍性”;多情则易动心,动心则易伤感。若因秋伤怀,“心”上加“秋”,那一定会“愁”肠百结。所以佛家有“七苦”之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哪一样不令人烦恼频生?
古之帝王,广有四海,欲长葆之,故求长生。于是乃有徐福东渡,汉武食露。惜乎,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也只有“乌何有之乡”那太虚幻境之中才有生长,滚滚红尘中自无觅处。
至于常人,深知生老病死必不可免,太高的欲望也不可求。于是只得寄希望于遇上高山流水之知音,或者情牵关雎相悦的恋人。而昼短夜长,聚少离多,人生恰便似那风中之蒲公英,水上之浮萍,太多的时候,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因此,无数的感喟,便氤氲了宋词年年的秋天。
秋风撩过发际,流水呜咽着玄石。泪眼相对,前路茫茫,执手难分。驾长的催促,如一道王母的魔咒。告别的苦酒,不知饮下了多少离杯;自今而后,一切的一切,都将变得嚼蜡般无味。而那高树的寒蝉,总是在这离别之际,发出不知趣沙哑的杂音……
萧萧的秋风中,屋檐下铁马丁丁当当。本来,寂静的秋夜,既可像欧阳子那样朗声读书,也可像苏东坡那样品茗围棋,还可像李清照那样焚香抚琴。只是离舟解缆,千种风情,尽付与多情杨柳、晓风残月。
“悲哉,秋之为气也!”千载而下,吟此词而入此境。迎风洒泪,对月伤怀,心上怀秋,执手长恨。唯其如此,我们心中那根最柔弱的琴弦,才会被柳郎中拨弄得泠泠成韵,共响悲声……
2017年7月29日,夜,于西都
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