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启动仪式上,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理性公益!
陈一丹说,理性公益就是由情感出发走向理性持续,不是关心公益的数字欢呼,而是专注于公益的理性循环。他还预测,“理性公益”将成为公益行业下一波的核心与关键。
其实,理性公益的概念,之前早就有人提过,比如李连杰就说过,“慈善是感性的,而公益是理性的”。公益“单靠某个人的激情和勇气是走不远的,需要更长久的理性、承受和耐力。”早在2013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的主题也是“理性公益,多元发展”。
对于“理性公益”的提法,笔者是百分之百赞同,而且愿意为其鼓与呼。我想,这里说的“理性公益”更多的应该是针对的公益机构从业理念上。公益从业者确定应该从自发走到自觉,从热情走向专业,从感性到理性。只有这些人真正地认识到公益及其项目本身所具备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并踏下心来以使命为旗帜,以专业为武器,整个行业才会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力量。
但是,如果把这种“理性公益”的理念运用到公益项目的募捐上,就有可能让很多机构陷入筹款困境,因为募捐的唯一真理就是:打动人心!而打动人心是需要感性的。
《万万没想到》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说是研究人员准备了两个版本的关于非洲的募捐信,问受试者愿不愿意把一部分钱捐给非洲。
A版本: 马拉维的粮食短缺影响了300多万儿童。约300万赞比亚人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被迫逃离了家园。埃塞俄比亚有1100多万人需要直接的粮食援助。
B版本:一名住在非洲马里名叫Rokia的7岁女孩,极度贫困,面临着严重饥饿甚至饿死的威胁。你的钱会让她生活更好一点,也许你的捐款能帮好她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卫生条件。
结果怎样呢?B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2.38美元,而A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1.14美元。在您看来,哪段的描述更理性和冷静呢,显然是A版本募捐信,而B版本募捐信更具感性。
这个实验结果明确表明,被要被要求向一位特定受害人捐款,且没有“理性”分析时,人们最为最慷慨。相反,人们越知道关于某群体共同困境的统计信息,就越不慷慨。
所以,特蕾莎修女说:“如果我看到的是人群,我绝不会有行动;如果我看到的是个人,我就会。”
这个实验告诉那些想为项目筹集资金的公益机构:
1,被要求向一位特定受助人捐款,且没有“理性”分析时,人们最为最慷慨。许多情况下,捐款人的是否选择捐款是直观的,是基于自发的情感反应。大家如果还记得罗尔筹到200万的案例,就很明白这一点。
2,在进行捐赠时,人们对生命没有一致的估价,捐赠往往集中到某个特定的受助人。当然,如果资源能在更受助人之间铺开,每增加的一块钱能花在最产生效益的地方,那么社会可能会更好。(要知道,我们现在还处于公益的初级阶段,很多公众连公益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3,没有特定受助人效应,可能会完全降低捐赠的动力。因此,虽然特定受助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捐赠的分配,但能产生更多的捐赠。中国青基会用“大眼睛女孩”的海报为希望工程筹钱时,就认识到了这一点,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因此,公益机构在募捐时,最应该传达的是一个简单的、感情上引人注意的信息。而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是纯粹利用感性募捐,以一张图片或一个故事呈现的募捐信息。那些既想吸引感性的人,又想吸引理性的人的做法,只能说是很蠢,因为他们不懂得“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简单道理,两类人都想吸引,结果可能有都离你而去。
最后,我送给那些要募捐的公益机构一句话:吸引人心比人脑更有效!如果你执意跟你的募捐对象谈理性,谈冷静,就等死吧。
募捐,还是让“感性”多飞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