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南、北菜差异还有这两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F共同生活了7年,也在北京呆了7年,这期间兜兜转转跟北方人合租也达5年,有天津的、河南的、黑龙江的、河北的、山东的……。

7年,F先生越来越喜欢我做的菜,也越来越爱我家乡的菜,以至以前被他惯用的乱炖方式悄悄被红烧、清蒸代替;油炸、辛辣被素炒、清淡代替;不爱吃鱼,现在也能安下心挑个鱼刺。

要问我F是哪的?陕西,农村。在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山里,你能想象物资有多匮乏,农作物少的有多可怜,别说蔬菜了,大石头山里真蹦不出来。

在北京,第一次在外面吃饭,是一个逛完街疲惫不堪的下午,和F带着我们饥肠辘辘的肚腩,顺道去了市场的拐角饮食区。

因为太饿,急需进食,我们点了快捷、方便的麻辣烫。对,麻辣烫,全国人民都懂的,就是把菜放高汤里就这么涮涮,就OK了的普通小吃,可仍然还是被颠覆了。

我自认为是个小白,初来乍到啥都得虚心学习,自然饮食也要宗从既来之则安之的理论。看着已经在北京漂泊有些年头的老江湖F,一边习惯的在灶台前挑着一串串符合自己味蕾的串串,一边忙着拿起老板替过来的麻酱,倒在碟子里调拌着,那姿势,那熟练劲。

“这是什么?”
“芝麻酱,芝麻做的”
“放在里面吗?拌着吃?”
“是阿,像这样。你倒点,尝尝,特别香。”
呃,看着这颜色,这形状~。

纠结半天,一时不知道咋整——拌吗?不拌吗?不拌,F会不会说我太土。拌,这……有点恶心阿。瞅瞅F,吃的正起劲,状态很完美。

好吧,3秒钟,一小碟酱全都进了碗里。还有那什么,韭菜酱?那个就算了。

开始扒拉第一口,难以言表!再扒拉一口,不行,腻!再扒拉一口,我怎么感觉像在吃油!再扒拉一口,不,我想要吐。

“F,咱们走吧,我吃饱了。”
“还剩那么多,你吃饱了?回去没得吃哦”
“没事,真的吃饱了”

恩,这是我对北京麻辣烫的所有印象,不过后来也习惯了有麻酱的日子。

在北京的第三次搬家是和一对河北小夫妻住一起,不过男方几乎常年出差,偶尔才回来一次。所以常常是那小媳妇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我们共用一个厨房。

长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她的菜品几乎每天都是炒土豆丝、炒包菜、炒大白菜轮番上线,不带换样的。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

“现在是叶菜上市的季节,可以买点叶菜回来吃。”
“麻烦死了,不喜欢像你那样天天摘菜。”

自那以后,我还真发现她的大白菜、包菜只是把最外层破损的叶子摘掉,然后不洗就直接炒。对,直接炒。瞬间又被打脸了。

出生农民的我,加上老爸老妈还在自给自足的种着各种蔬菜,所以知道每样蔬菜是在什么环境下生长、长大的,经历了哪些变化。

后来工作原因,经常要在外面吃饭,发现一些店面也是这种操作。

再后来,我几乎成了带饭一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月16日】第1天 体重:76.9kg 体脂率:22.6% 早餐:水煮鸡蛋1个、原味豆浆(不加糖)1碗 午餐:韭...
    昕夕逐浪阅读 3,674评论 3 8
  • 男友出轨能原谅还是出柜能接受,这个世纪难题,夏天的宿舍展开了大讨论。 夏天今年大三了,大一就跟男友知了在一起了。 ...
    你认识小北吗阅读 625评论 -1 0
  • 著者简介: 《深度工作》的作者是美国人卡尔·纽波特。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
    陶珍阅读 1,345评论 2 5
  • 春风携花飘满堂 夏雨欲坠无人赏 秋菊花残自思量 冬林何处寻芬芳
    3分钟阅读 654评论 3 16
  • 这张是八卦群的小伙伴发的,雾霾中的紫禁城,从景山望过去。有种庄严的美。 有天能这样看看也不错。
    bb2ec6e297b5阅读 1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