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在我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多数是日复一日的日子,就像朱自清在《匆匆》里所述的“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万幸,遇见了李镇西老师,加入新网师,成为我枯燥岁月里的暖阳。
2017年我通过努力,从乡村学校选调到了县城小学。工作地点发生了改变,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但不变的仍然是我那颗对教育的向往之心。
进入县城学校教书之后,学习的机会多了 。 2018年寒假,李镇西老师到高县为老师们做了一次讲座,也就是那次讲座,让我加入了镇西茶馆,成了镇西茶馆的铁杆粉丝。对李老师的了解又近了一步。知晓了他除了深爱他的学生,也深受学生的爱戴之外,还是当今教育界少有的敢说真话的老师之一。我为他所说的一些耿直、率直的话语感到震惊。没有想到在今天这个时刻要求我们教师慎言慎行的社会,还有这样一个老师,“不媚上,不迎和”,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敢于抨击当今社会的弊端,敢于让我们直面这个社会的病态。
本来我以为和李老师的交集就到这里了,没有想到2019年7月,李老师在镇西茶馆推出了第五届教师博览论坛的邀请:只要是镇西茶馆的粉丝,愿意去的在公众号留言向他报名就可以半价的费用参加这个大咖云集的聚会。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如此高大上的聚会,同时我也渴望着能听到那些教育专家的讲解,去见见他们的真面目。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在镇西茶馆报名了。没想到过了不久,他就回复了我,并且后面还特别著名:这是李镇西本人亲自回复的,到时候只需要去报你的名字就可以了。幸福来的太突然。到了博览论坛那天,我早早的去了酒店。镇西茶馆已经派专门的人早早地在那里等候着我们。在他们的指引下,我第一次参加了如此高大上,大咖云集的盛会。再次看到了李老师。李老师在会上作了简短而深入人心的发言,还给我们讲了他的岳父万鲁君的故事。李老师的话:“和老一辈人相比较,我们连学者都叫不上。”让我看到了李老师的谦虚。通过李老师岳父的故事又让我看到了李老师的阔达胸怀,在座的所有老师也深受他的感染。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吧!
2020年在镇西茶馆我看到了李老师推出来的关于新网师招生的公告,这对于迫切想要提升自己,却又找不到方法途径的我来说,犹如干涸的土地遇到了一滴甘露。我立刻信心满满地阅读起来,可当我看到里面的要求必须要写1500字的原创文章,书写自己的教育史的时候我退缩了。在我犹豫挣扎的时候,2020年上半年新网师的报名时间截止了。我很遗憾,只能够在招生公告的下面写上了我的忐忑与不安,并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网师又担心自己达不到要求的担忧。没想到,我本来以为是自言自语的地说,既然得到了新网师一个老师的回复。他对我进行了鼓励,点燃了我的斗志。于是在2020年下半年新网师再次发出招生公告的时候我报名了。忘不了当我在新网师录取人员名单上从上网下找了两次,终于发现自己名字时那种兴奋与激动;忘不了当我第一次和众多大咖在一起学习,看到他们那种奋起直追、迎难而上精神的震撼;忘不了,新网师人是一群疯子和一群傻子的执着……我终于进入新网师了。
很感谢新网师没有抛弃我,查找录取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是激动的,当时还记得找第一遍的时候没有看到我的名字,带着不安和不甘,我又把那些录取名单一个个进行了筛选,终于,找了半个小时之后,终于在倒数几页找到了我的名字。“我被录取了!”心中一万个声音在呐喊,心中的激动不知从何言说。进入网师后,带着知其不足而后思变,和想做一个好老师的目标,我选择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坚持每天打卡,争取做到李老师所说的四个不停:“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一学期过后,我的文章有20万字,这点字数对于一个教育大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刚刚学会写作的人来说,那是多么大的成就啊!一学期结束之后,我超越了同领人打卡的95%,又因为有两篇文章发表在网师周报上,那一学期我被评为了榜样学员,2020年3月,我又有幸被选为了网师的晨诵撰稿员。有了网师众多家人的指导,和那么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育人经验的教育大咖在一起,我的教学工作也越走越顺。2020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我被评为了优秀教师;2020年10月的中青年教师赛课,我执教的文言文《精卫填海》获得了一等奖;暑期结束后在我校举办的优秀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中,我有幸获选,成为十名交流者之一;随后年级组长又向我抛出了橄榄枝,任命我为年级的简报员;学校领导也多次在各种会上对我进行表扬,表扬我爱看书,爱写作……
每当我看到李老师的文章就会想到他写作的三原则:“不媚上,不迎合,不从众。”他说他写文章:“不刻意创新,不耸人听闻,不迎合大众,不取悦领导,不装深刻,不端架子,不卖弄学问……只老老实实的写内心,写常识。”看《请把我当李镇西》,我被他谦虚的品质折服;看《苏州版主聚会集》,我被他的童真打败;看《时隔八十年,川军再出征》,我被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打动;看《请记住这些抗疫救疫人物》,我为他的大爱无疆所哭泣……,曾经,我想过用勇敢、正直、博爱……来形容他,可又觉得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他。最后,我想到了魏巍的《最可爱的人》,李老师虽然没有像那些抗美援朝的战士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保卫自己的国家,但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他用他的笔来唤醒国民的灵魂,让我们去做一个有思想、爱教育、爱孩子、爱国家的人。他和鲁迅先生一样,用笔当武器。他,当之无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谢谢这个可爱的人,将我领进了新网师的大门。
加入新网师,我感到了幸运。因为新教育的本质是扬长,要让每个人变成最好的自己。是呀,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把自己的长处发扬出来,让本来就不一样的自己变得更加的与众不同。世界那么大,千奇百怪的事情那么多,我为什么非得要和别人一样?我为什么就得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我就是我,不是最好的,却是独一无二的。新网师让我找到了自信,让我找到了那个不一样的自己,让我能勇敢的做我自己。也许我有缺点,也许我不够完美,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那么我就是一个优秀的我。
遇见新网师,我体验到了幸福。它让我找到自己的教育梦想。初入教育行业,我的心里也有一个天真烂漫的梦想:早上,来到学校,孩子们看到我,高高兴兴的叫一声“老师,您好”。上课了,我在课堂上把我所学的知识交给他们,他们坐在课堂下面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听着,不时教室里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或者是哄堂的大笑声。下课了,我们在操场上面追逐、嬉戏、打闹,他们把我当做朋友,什么话都爱和我说。
可当我真正进入教育行业时,我才发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每天我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处理学生之间出现矛盾,还得处理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每学期期末都会面临考核就是看每个班有多少学生上了85分,然后学校根据优生、差生来划分等级,确定你的考核,分给你绩效工资。偶尔还要完成各种任务填写各种资料。慢慢的我被这些琐事弄得精疲力尽,产生了职业倦怠。于是我学会了上课之后站在讲台上面照本宣科,下课之后回到办公室。当同学出现问题的时候,按方法解决。然后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原本以为我的教师生涯就这样继续平平淡淡的过下去。但是遇到了新网师,遇到了新教育。我知道原来老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相处方式,我们也可以过的和我想象中的一样。不要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做他们的朋友。找到每个孩子身上闪光的地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都是一颗没有被发现的金子。新网师,让我重拾了教育梦想。
遇见新网师,我学会了坚持。因为它告诉我要懂得坚守。李镇西老师说:“现在我们的这个专业是491个人。等到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有49个人,那么就已经算很不错了。”坚持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却也是最难的事。我要学着去坚持,因为任何东西只有去坚持去付出才会有收获。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何事情都不会做得好。
遇见新网师,我学会了团结。因为它告诉我要学会团结。以前的我喜欢独来独往,因为我觉得我和别人的思想不一样,有的时候又觉得多个人挺麻烦的。渐渐的,我成为了别人眼中一个孤僻,独来独往的人。可是新网师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一滴水只有注入大海才有生命,一颗星星只有挂在夜空才会照亮他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和任何东西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遇见新网师,我成长了。它教会了我学会改变: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向,改变我的教育生活。让我学会慢下脚步去倾听花开的声音,让我学会和一群蜗牛一起走跑步。
新网师,让我找到了那个自信的我,那个与众不同的我。在这样一个英才辈出的团队,我会加快追赶的脚步。我知道我很普通,但我会努力!虽然我不是冠军,但我会一直行走在追赶冠军的路上。虽然我不是榜样,但我也会一直行走在追寻榜样的路上。今生何其有幸能遇到“新网师”,做一个幸福的教育人!让我和各位一起携手,在幸福完整教育的这条康庄大道上前进,走出属于我们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