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自己从青涩懵懂的少女到两鬓如霜的中年,30年的写作之路磕磕绊绊,不甘心在俗世的风霜中磨蚀对生活的热情,不甘心在刻板的轨迹里辜负属于自己的每分每秒,只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充实更有质感,更想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更想以代入者身份透过自己笔端记录下他人酸甜苦辣的别样人生,更想以心理师的角色给他人“心灵按摩”,赋予他人更多坚定温暖的力量,这成为了我即将步入“知天命”年纪,还毅然决定参加趁早写作100天训练营的初衷。
在旁人眼里,“知天命”的年纪,记忆大不如前,精力也有所下滑,我看似错过了写作最佳年龄。朋友们曾善意地劝我,这个年龄该开始享受了,别再折腾写作这般高难度的事情了。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我想按自己意愿过一生,在写作这件事情上精进,摩西奶奶也用她的大气晚成激励我,“想要开始一件事,任何时候都不晚”!日本作家渡边淳一也是从我现在这个年龄开始写作,从一名医生成功转型为作家!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我于今年3月15日参加趁早写作100天训练营第75营,到今天7月9日,恰巧100天。复盘写作打卡100天,不由百感交集,有以下几点体会和笔友们分享:
一是感恩遇见,个人写作能力得以飞跃提升。参加趁早100天写作训练营期间,每天在王潇老师循循引领下,对写作认知、写作技巧、写作题材等方面我有了全新认识,就像是一记响雷让我开了窍,滋养我灵感源泉;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取了一个全新视角;特别是王潇老师的六字箴言“开始写,写完它”对我超级实用,亲测有效,成为了我成功坚持100天写作打卡的动力,甚至无形中治愈了我的重度“拖延症”,带动了我在工作、运动、生活等其他方面的自律。
二是敢于尝试,个人写作领域得以拓展提升。在参加趁早100天写作训练营之前,我写作的范围比较局限,主要在诗歌、旅行游记方面练笔,且写作纯凭喜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作宛如练功,始终停留在入门阶段。通过趁早100天写作训练营每日一练,我尝试了穿越小说、科幻小说、话剧剧本、文案、新媒体写作,天文学、心理学、观点评论类等范畴,也开始了自娱自乐写作向吸引读者关注写作视角转变,开始了向自己从未写过的写作类型尝试。每一个全新挑战,大多经历了望而却步—鼓足勇气—心里有点崩溃—迎难而上—挑战成功喜悦感和自豪感的心路历程,也曾在本职工作繁忙时,姨妈期光顾身体不舒服时,闺蜜邀约聚会玩乐时,几度滋生过偷懒想要放弃负面情绪,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期间训练营给的3次请假机会也只用了2次。在这100天时间,我共写下100篇,字数累计约达115826字。当100天专注力倾注于写作,笔耕不辍时,让我初尝到了“一番耕耘一份收获”的果实,我在简书平台发的训练营作业如《边城》结局续写、穿越故事《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变成了唐婉》等文章阅读量近500人次,写作训练营期间(6月1日)我成为了简书创作者。
三是正视短板,未来写作之路得以新的展望定位。 参加训练营100天后,通过王潇老师的写作导读和学习其他趁早小伙伴们的佳作,我越来越认识到写作上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是用词精准度有待提升。用词过于华丽,不够质朴朴实或词不达意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描写细腻度有待提升。平时写作习惯不够严谨,描写过于平铺直叙,或者可以说“大白话”的影子比比皆是,描写不够含蓄,没有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即留白不够。三是结构严谨度有待提升。目前感觉自己的逻辑性不够严密,制造悬念能力也不足,亟待日后改进完善。四是“画龙点睛”能力有待提升。好的标题、开头、结尾堪称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可以为文章锦上添花,反之,则画蛇添足、用力过猛,成为败笔。感觉自己在标题、开头、结尾拟写能力还很平庸,中规中矩,不够出彩、惊艳,不能在一下勾起读者的兴趣。我的这些写作短板都成为我今后边写边改,逐步精进的努力方向,也透过这些天的每日一练和自查短板,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写作主题是观点评论类、小说类和旅行散记类,虽然我的写作悟性、灵气和积累素质有所欠缺,但我坚信勤能补拙,秉承着王潇老师的写作箴言“开始写,写完它”,假以时日,还是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写作潜力,更上新台阶!
巴金先生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想将在趁早写作训练营100天的所学所思所悟化作写作的“内在驱生原动力”,在写作海洋上重新扬帆启航,带着喷薄而出的感情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力量,在逆境不沮丧、不颓废,在顺境不迷茫、不骄矜,更好地乐观勇敢、睿智豁达、从容淡定,让生命的每一刻都能活得淋漓精彩,载着驶向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