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姥山,品唐诗


天姥山之发现与谢灵运有关。

谢灵运(385一433)诗人,文学家。东晋車骑将軍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由他率领数百家僮打通了一条从会墅岺直至临海的通道,史称谢公古道。著作等身,有《谢康乐集》传世。为世所珍。是我案头之书,与李白,杜甫,苏轼诸人文集同置书柜,为陋室增色不少!

谢灵运,一代大家,被诬为谋反,被赐死于广州。赐死是古代皇帝的特权,用于对付某些高官重臣。三尺白绫,一杯毒酒,在监视之下,自我了结,可以写临终诗。有的大臣在临终诗中还会歌颂皇帝!

曾国藩所编辑的《十八家詩钞》,谢灵运与另一位谢家子弟谢脁并列其中。

李白一生恃才傲物,崇拜,敬仰只有这两位谢家诗人。亦步亦趋,一生之中都在寻访二谢的曾游之处而去瞻仰,并作诗怀念。其佳句如下“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軍“。“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蓬莱文章建安肯,中间小谢又清发。”

由此可见对先辈的敬畏之心,李白虽有傲骨,亦是谦谦君子。

天姥山是谢灵运曾游之地。李白身不能至只能在梦中游览,梦游之就有此奇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游览天姥山,只能坐景区的小中巴上去。每人来回车票只要十二元。山路极险,一分钟不到就有一二个转弯。最终在一处比篮球场还小的地方停下来。旁边有一处古色古香的房子,实是茶室,额为:天姥诗院。门外贴有一付红纸对联。字不佳,纸已破,门面又小。考虑再三,不在此留影了。另一处墙上刻有唐代诗人写的与天姥山有关的诗作。是从《全唐诗》里翻出来的,并非佳作,聊以充数。

此时小雨濛濛,云雾漫漫,此如景境,蒙老天所赐,正是登天姥山的最佳的时刻!李白诗云: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我们己身临其境了。

四周林木参天,山路如线。五米之外是茫茫一片,林中云雾涌动。在云雾中穿行,有一种神秘感,如在梦中。深深的领会了李白诗中的意境,李诗云: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正是此时之景!人在此中万念俱忘。顿觉无愁无忧。

李白诗云: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为衣兮风为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因在梦中,大海,日出,仙人都能见到!


我们一路所见只是林中之云,云中之林。能见此景,亦已欣然自得!就一路慢慢的走上去。走到一个观景台,略为停留。此台取名“”仙鸾细尖”。百思不得其解。只觉名字有点俗艳。题名字体是仿宋体,真是不倫不类了,大刹风景!

此时,从上面下来的游客热情告知:上去不远即是金银台。



于是一路上去。这是登天姥山的最后一段路程!没有多久,一座金光熠熠的亭阁隐隐约约出现在眼前,此即是金银台。

此金银台用銅建成,道家风味十足。四周云雾缭绕,上来之路已消失,人已在云雾之中。如入仙界。

站在金银台边的栏杆旁,放眼四顾,觉得不虚此行!有高山仰山之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