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今天,我正在玩阴阳师,重度沉迷的那种。倒说不上多么不思进取,这个就是我玩游戏的模式,重度沉迷,然后卸载删数据,永远不会第二次跳回同一个游戏坑。大学室友以前说我可真狠,那是,而且不仅限于游戏。当然,带来的正面影响就是我2017年3月初离开阴阳师,一个星期内就在对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深度悔恨中,开始学英语。
到现在,差不多接近9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工作去北京培训大半个月和股票训练营落下了进度外,都没有故意偷懒的,虽然进度还没追回就是了。。。不过我从来就不是老师需要分神去督促的学生,哪怕落下的课程足够其他人再也不想动,我也一定会追回去的,就是有这种自信。
英语的话,百词斩阅读训练营学到第三期,听力训练营也是第三期,流利说的懂你英语加起来也超过7个月了。说说使用感和收获吧。
当初阅读主要是冲着傲慢与偏见报的,之后就一直续报了,单纯来看阅读其实还不错,至少你一期下来确实是读了三四本书了,但是要说明显的进步,难说,除非高频单词你可能记住以外,阅读能力有没有明显提升,我无法得出结论。和听力对比起来,尤其是电影课,阅读就显得有点无聊了。
电影课我确实觉得挺有用的,尤其是老师会讲解一些发音和地道表达的技巧,最重要的是,开始上电影课后,我才明确地意识到,英语口语,交流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要和懂你英语一起说了。懂你英语我报的是半年班,毫无悬念地达到返学费要求。这个毫无悬念,就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会达不到标准,阅读和听力也一样,对我来说,根本不存在要如何坚持下去这种问题。各位班班要我分享如何坚持诸如此类的话题,就像很多人问我,行测怎么得高分,我只能跟你说,我把十年的真题都做了,就这样。可是我能怎么回答呢,就算我裸考,还是比很多人复习一年成绩好啊,你小学的时候努力了么,有好好打基础么?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认知,不是十来分钟的分享和看点鸡汤可以改变的。再说回懂你英语的使用吧,对听力和发音确实是有帮助的,话题的广阔程度无疑是个亮点,虽然一个新话题的开始往往短暂地非常痛苦。对了,有个好友考雅思还用里面的话题准备过,可以参考。但是缺点吧,毕竟只是个程序,你不能指望完全满足你的预期,不合理的地方总会有,但是学总比不学好,就是这么一回事罢了。以及上面说到的交流问题,刚学懂你的时候,觉得发音很重要,尤其是看着读过的句子里显示不同颜色的单词,自然会非常关注发音的正确性。但是学了听力课之后,才意识到,更重要的应该是表达你想要传递的意思,所以语调和交流感是很重要的。而刚巧在长城的时候,跟一位说英语的外国小哥讲了几句,发现哪怕懂你英语的很多句子已经熟悉到背下来,日常交流依然没有某些学员经验分享加打广告那样说的立刻就流利而愉快地聊上了,这根本不是同一个等级的问题。
由于懂你英语缺少真人互动,所以不久前在tutorabc上想尝试一下在线外教的模式,他们的营销就不说了,反正我没啥好感,就说说用支付宝积分换的体验课的感觉吧。一共三节课,我选的都是小班模式,只有一对六的,人少的要买也有,不过更贵。很巧的是前两节课都是只有我一个学生,就相当于一对一了,老师的话,第一个不太清楚是哪里的,英式英语,第二个目测是东南亚的,第三个自我介绍是南非的。一对一的话效果还过得去,不过老师基本上都按课件讲课,让你读和回答问题,然后纠正发音和语法,第二节课的老师稍微有提及一些更好的表达方式。第三节课人挺多,一对四,基本上就说不了多少内容了,因为每个人都要就同一个话题回答一遍,而且有些可能语法或者读音问题比较大,老师又停下来提点下,挺耗时间的,看你自己争取了,有想说的多说点,比如我就会主动问问题,结果那个老师还实时上网查完回答我。。。我之前挺不服气试课的老师给我L4的评级,因为我在他们网站自己测是L8,然后一对一的时候第二个老师我觉得有点不太听得懂,开始怀疑人生,结果第三节课跟班里的同学一比,觉得L4评级绝对是低了,连那个老师对我的态度都表现得特明显。好了自夸完了,反正一句话就是,效果不是没有,一节课学员越少你的机会越多,一对一当然是十分好了,不过主要还是按课件说,而且每节课课前问题都是一样的,如果是想要模仿真实场景对话就不是特别适合了,何况费用实在是十分贵。
说完英语来说说股票吧。我印象中,参加长投的小白训练营是6月左右的事,开户应该是7月底8月初了。虽然不太记得具体什么事,但小白训练营那段时间肯定是有点忙的,甚至我还很有印象刚报完名就有点后悔,觉得应该再延迟一期。事实证明学什么都不要想着拖,如果忙,就好好学习下怎么安排时间,不然东西永远做不完,你想学什么都成了口头上说说。庆幸那个时候还是强行把理财课和英语一起抓,没有掉队。
就说如果我再早上一个月学理财,早点知道lip老司机,就能刚好赶上便宜组合买入的好时机,而不是买入遇到回调了。但是机会总是有的,不去学,永远都抓不住。
学了些什么干货之类的。。。就不说了,主要还是想总结一下开户几个月以来个人的经验教训。是的,哪怕是老司机和师兄师姐说过的事,有些总是要踩踩雷,才会印象深刻。
来讲讲具体买过的几只基金和股票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吧。
指数基金我是当股票买的,开始的时候,总以为自己能看出一点规律,大约到什么价格会回落,什么价格会反弹,所以想重仓做短线,毕竟只要国家持续发展,风险并不大,结果11月开始整个市场走下坡路,然后就悲剧了。入市也就那么两三个月,还真以为涨跌像三角函数的图形那么精准似的,直到现在还亏着超过5%。倒不是说承受能力差不能亏钱,但最难受的是亏钱的时候不能卖,对其他投资机会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然,我最后还是卖掉一半了,因为其他股票没钱买了呀。
个股先说说保利吧。便宜组合筛选出的标的,财报是挺好看的,不过是地产股。在8月到10月期间,买卖了两三次左右,虽然说不上高频,但是确实不是便宜组合建议调仓的频率。人性的弱点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一般建议不要盯盘,但我自认心理素质不错,跌了不慌,所以还就盯了。于是就导致了其他的问题。比如说,看K线图的波动,总想着尽可能地低买高卖,不想浪费,最好每一轮波动都买卖一次,哪怕不是在峰值也好。但是市场是不会理你的,在你以为到底的时候,可能还会继续跌,或者低处横盘,于是等到你解套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地把它卖掉,然后眼看着它飙升。没错,我说的就是保利,在市场低迷的11月和12月,地产股逆势而行,如果不是当初急着卖掉,到现在应该能涨差不多40%了。
第二个是对目前的我来说最糟心的露露。不是说它特别差,而是说自己没带脑子。当初因为听了分析护城河的直播,估计不少小伙伴都跟我一样买了露露,但是问题就在于,露露不是不能买,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去自己分析合适的买入价位。而更糟糕的是,我补仓经验是非常不足的,没有给自己设定合理的补仓点,跌一点就补,连着几次,结果钱都砸进去了,露露还在跌,而我的实际成本却没有大幅度下降。这个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我还去做T了。露露我基本上是做反T,因为空闲资金不够,开始还算成功,虽然有点烦,然而12月底的两天涨,不仅把之前好不容易降的成本泡汤了,还面临着比开始成本更高的结果。所以说吧。。。做T是很危险的,因为市场不可预测,为了小利折腾,很可能是要吃大亏的。当然,根本原因是,露露的仓位太重了,做T对减少损失效果比较明显。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你管不住手总想做T,最好就是做好仓位管理,如果做T的收益比起总资产来说吸引力不大,你就没这个动力了。
第三个是国药。国药也是直播分析过的,我买的价位还算是比较低,本来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就坏在我某天心血来潮给它做T了。。。是正T,但是巧就巧在刚好我买的那天开始,持续两天下跌到近来的最低位,而我怕像露露和指数基金一样把钱压着,还没涨回买入点就陆续卖了,结果国药一路涨,很快就比最初的成本要高,而我折腾了这么久,最后还是只有最初的股数和接近最初的成本价享受到这波涨势,之前的加仓和做T都成了无用功。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也许除了不踩地雷,就是装死最有效了,也就是不要盯盘。
第四个是苏宁。同样直播分析过,看着涨涨跌跌又手贱做短线,结果低位买不回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错过机会总比亏钱好,如果风险承受能力不太好,没有必要对某只特定的股票念念不忘,浪费时间悔恨,如果觉得股价还在接受范围内,也可以买少一点,涨了高兴,跌了补仓。
第五个是中南传媒。是股票训练营认识的小伙伴挑来让我看的,当时我的评价是价格还不是特别低,我不买。然后过了小段时间想起来,又去看了一眼,发现到了可以买的价格了。结果跟小伙伴说起来,发现她买早了,我在这只股票上盈利的时候,她还在浮亏。这跟上面说的露露一样,股票可能本身不是雷点,但一个不合适的价格却是。哪怕是茅台,在高位买,同样亏死你。当然,按照三档建仓,为了避免跌不到最低价而错失机会,稍高的价格建仓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明确的认知,跌5%就心惊肉跳的人,千万不要无脑抄10%的每档幅度。
第六个是元祖股份。这个是神奇公式某天看到的综合第一位,买的时候上市不到一年,财务报表可以说十分漂亮了,买得也不多,当时以PE来说是历史最低位。但是吧,这种上市时间太短的公司数据太少,不好研究,其实是不该买的,买了以后才发现公司财务总监一年换三个,我就觉得这家公司不能拿着了,再加上不久后有大量解禁股,利空。不过因为仓位少,又浮亏着,所以我就没怎么管,结果解禁当天涨停板,公告股东减持,第二天我马上清仓,赚了一点意外的小钱,然后第一次亲身体验到韭菜们疯狂的追涨杀跌。
还有就是打新股了,开板就要卖,不要太贪心,以后怎么被资金操纵重新封板都不关你的事了,也不要因为别人赚得多你赚得少不甘心,毕竟很多人打新没中。
这几个月当然是不止只买过这些股票的,目前来说,除了露露和指基,其他问题不大,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仓位管理,也就是我浮盈的股票哪怕有好几只,但是仓位不重,加起来还远远不够一只露露亏得多。而亏得多和重仓在仓位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是有必然联系的,因为没有预设补仓点,一跌就买,不能有效降低成本,反而积压大量资金,恶性循环。
所以说,其实组合思维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哪怕你多看好一只股票,但你无法保证市场的走势跟你的预测一致,组合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尤其是仓位比较均衡的组合。昨天的英语阅读,刚好读到比尔盖茨回哈佛毕业典礼演讲说到的:improving your odds doesn't guarantee success。这就跟股票温度很低未必就一定会大涨一样,哪怕它很优秀,何况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同样的,温度高,不代表一定不涨。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概率低的事件,并非一定不发生,只是从长远来看,会大致符合概率分布罢了。
辛辛苦苦分析个股,最后未必收益会比根据条件选出的组合高,不断折腾高频买卖,效果可能还比不上装死不管。更何况,时间成本原本就是一个很大的代价。所以,以我目前的观点来说,最好就是组合初选,浅层次地个股分析剔除踩雷的,这些占较大部分的资金量,然后有时间再深入分析看好的个股,追求更高收益。当然,深入学习更多分析方法也是必须的。
如果要来一个总结的话,关键词大概有两个,一个是仓位管理,一个是足够低价。当然,前提是,你选的不是垃圾股。2018年,要往这两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