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到某种目的,需要担风险,花成本,人们下定决心之前这样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对此,我一直大惑不解且非常愤怒。孩子是什么?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尖尖上的肉。凭什么要用孩子去套狼,不套行不行?如果一定要用孩子去套狼,又是谁家的父母如此狠心?
《英雄要离》就是一个用孩子去套狼的故事。那只“狼”叫庆忌,其实也是人。
吴王阖闾恨庆忌,为啥恨,李先生没说,《吕氏春秋》可能也没说。李先生便有点含糊其词:“这种恨当然是有起因的。但是,我估计,到了后来,恨的起因已经无关紧要,吴王只是单纯、悲愤地恨着,这种恨让他的生活有了目标,那就是杀死庆忌。”
吴王身为一国之君,却一直奈何不了庆忌,因为那厮身手太高明了。通过正常渠道杀庆忌行不通,只能想别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打入敌人内部,趁其不备,一举建功。
这时,被《吕氏春秋》视为英雄的要离闪亮登场了。
印象中英雄都比较高大,但要离是个例外,这家伙是个五短身材。短到什么程度呢?短到吴王需要低下头看着要离,问:“你,成吗?”
以庆忌的武功和要离的短小,按理说是不成的。但要离靠的是智取。
注意下面一段话:
根据要离的诚恳请求,吴王杀了他的妻儿,焚尸扬灰,要离这个英勇的小男人逃脱了吴王的魔爪,投奔庆忌。庆忌当然收留了他: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普天之下最恨吴王的应该就是要离。
看见了没?要离请求吴王杀了他的妻儿,并且焚尸扬灰!用孩子套狼不说,还搭上了老婆,天底下竟有如此狠毒的父亲!如此万恶的老公!这,分明就是禽兽,就是披着人皮的狼!
我记得三国时期也有一个吴国,吴国有一个大将叫黄盖,被他的上级周瑜打得皮开肉绽,于是降了曹操。其实黄盖是诈降,他成功地打入了敌人的内部,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黄盖的诈降,表面上跟要离的一样,叫做“苦肉计”。然而,黄盖用来套狼的诱饵,既不是老婆也不是孩子,而是他自己。说黄盖是个英雄,我基本上表示认同。而要离,谁要是认为这家伙也是英雄,信不信我吐他一脸。
要离成功地打进了敌人的内部,但结果也就是打进去了而已。
春秋时期的人是不怎么讲逻辑的。在长江上的一艘船上,要离趁庆忌不备,突然发难,却被庆忌抓住,扔进江中。要离被捞上了船,晃晃悠悠又提着剑来杀人,再刺庆忌,又被扔了下去,一共扔了三次。面对如此不要脸的要离,庆忌居然把他放了。——就像后世的武侠小说描写的那样:杀了你,只会脏了我的手,且饶你一条狗命!
要离回到吴国后,吴王为了表彰他的忠贞,倡导他的“大义灭亲”,决定把吴国的一小块地方赏赐给他,你猜怎么着?——好不容易逃得一条狗命的要离反而自刎了。按理说要离是不肯自寻短见的,否则当时就该“成仁”,没必要回到吴国。他的死,恰恰是因为吴王的厚赏。无功不受禄,实在是太过意不去了,只好以死相报。这一死,便有了大义,成了只问付出、不计回报的真“英雄”。
在吴王的心目中,要离是忠臣。
在吴人的心目中,要离是义士。
吴王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为了吴国(王即是国),为了正义,(王代表的自然是正义),为了“套狼”这个崇高的目标,所有的臣民,都应该为王前驱,赴汤蹈火,随时准备牺牲一切。
所谓一切,理所当然地包括老婆孩子,同时包括自己的生命。
不过,按李敬泽的说法,后世的“要离”已经学精了,“他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帖子,悲愤而安全地发泄他的种种仇恨,泄完了,关电脑,洗洗睡。”
202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