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朋友聊起一件事:上午参加Y部门牵头的项目会,会议时间定在9:00。昨日项目负责人通过邮件与QQ工作群均做了通知。8:58朋友到了会议室,只有组织者一人。等了一小会,再无人进会场。组织者开始电话一个个催,9:05开始有其他部门同事陆续进场了。约9:20会议才正式开始。而严格遵守会议时间的她,却足足等了20分钟。朋友会后细想这件事,觉得很无辜。便与我聊起,既然约定了9:00开始,因为个别人的不遵守规则,而使得准时参会人员的时间消耗。
朋友经历的这件事,本不是多大的事,稍微松散的组织也许经常发生,但却引起我对规则的思考。大量的事实却验证着:不守规则的人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方便和收益,处处遵守规则的人,却常常最不得方便,甚至有些倒霉的人,守了规则反而吃了亏。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太多,比如行车中的加塞,超过去的车脱离困境,扬长而去,留下的却是交通进一步拥堵。
我们生存于这个社会,无形中就受很多系统性的规则约束,提前约定的或者默认的。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生活才能井然有序,利己利人。守规则的人吃亏的后果,就像劣币驱逐良币效应,逼着大家都做不守规则的人。可怕的是,如果这种心态蔓延下去,形成一种心理系统性坍塌,最终形成惯性行为。最终,于己于人,都没好处。
不由想起近期宁波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有一种观点是这名游客不仅死的活该,还把无辜的老虎的性命也给白白搭进去了。抛却人道主义同情色彩,冷冰冰地看待这件事,我个人是同意这种观点的。这名游客,因为追求更多的方便与利益,最终因自己违反规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训有理,如果一味心存侥幸,漠视规则,任意而为。往小处说,带来的是效率低下;往大处说,付出的代价也许都是你我无法预知的。规则的世界,莫伤害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