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我报名参加了Guy老师在苏州石公寺的课程。本来计划上3次mysore课,但临时有事,只上了2节。
其实,我很亲眼见见这些老一辈的老师,过过眼瘾,要是能有采访机会,堪称完美。
课程的地点是在石公山景区的石公寺里,我前一天到达时,是下午5点,天已经黑了,且景区关门了。
一番折腾后,一位好心的师父用iPhone手机的手电筒给我带路,我曲里拐弯地找到了石公寺里的住宿地点。
住宿房间的装饰很雅致,就是硬件有点简单,晚上睡软软的枕头,我就感觉没睡好,总醒。
有趣的经历是,寺庙里会定点敲钟,且一敲就是半小时,我从一开始的内心有点嫌弃,到后来的适应,有点无缝衔接,连自己都惊讶。
就这样,拖着疲惫的身躯,外加有点要感冒的病态,第二天早上,我走进禅堂开始练阿汤。
有不到20位练习者,比起空阔的场地,看起来有点人单势薄,最为直接的感触就是屋里有点凉风习习,感觉不到大家呼吸产生的热量。
值得欣慰的是,有阳光直射进来,似乎给人带来了温暖。要是能在阳光的照耀下练习,该多幸福,可是那些位置上,已经有了其他同学,我只好找了一个靠边的空位置,做好练习前的准备。
Guy老师差不多8点之前走进教室,开始带领大家唱诵。老师的声音好轻,远远地,我觉得他被一种平静的感觉包围着,但我不确定自己的感受是否准确。
唱诵结束,开练。大部分同学都是从拜日式A开始练习,也有小部分同学进教室早,就继续做着后面的体式。
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告诉自己,不过是做跟往常一样的事情,只是换了个环境,周围多了一些练习者,静待会发生什么。
虽然我无法感受到其他同学呼吸时带来的热气,但他们的呼吸声,我能听到,还有点莫名地开心。
也许,那种呼吸声代表着一种陪伴,我们此时此刻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彼此陪伴,彼此鼓励,多好!
不过,也正是如此,我能真切感受到与大家一同练习时,我的注意力会不自觉地往外跑,总想看别人在做什么,想看老师在辅助谁,如何辅助的。
这些小冲动就时不常地冒出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告诉自己,管别人做甚,好好做自己该做的。
就这样来来回回一段时间,我好像能慢慢关注自己了,继而就发现了自己内在会产生念头,那些念头已经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无关,都是跟自己相关的念头了。又过了一会儿,那些念头似乎也慢慢消融了。
记得我最初踩在地板上时,觉得脚心好凉。往常在家练习,最多做完拜日式B,就能感受到身体在发热。这一次,站立体式都进行到一半时,才有种脚底下暖和起来的幸福感。
后来,Guy老师辅助了我几次,我只能记个大概,这些不过是我的个人感受,其实参考价值没有很大。
做侧角伸展式时,我的手臂时朝向身体侧方伸展,跟地面差不多成30度角,老师会帮我调整到45度角,并让我的身体稍向后,顿时,我感觉自己重心不太稳,老师会扶住我的髋,帮我稳定住平衡。
手杖式,我按照其他老师教的方式,双腿弯曲放松,其实是为了让髋关节打开,但Guy老师提醒我双腿要伸直且勾脚,我瞬间秒懂。
在前屈体式里,我还是乖乖把腿伸直吧,不是我不懂得伸直,只是在不同老师的教室,要遵守他们的规矩。
半英雄坐立前屈,老师有帮我辅助,似乎是让我弯曲腿的那侧身体更多地向内向下伸展,但是那个瞬间,我都在忙着呼吸,就觉得身体很舒展,可说不清楚老师到底帮我怎么调整的。
到了束角式,我知道双手要把脚心翻开,可没做到位,被Guy老师提醒,等我真的翻开脚心后,就感觉髋关节打开的感受很明显,看来我是偷懒了,我以为自己做到了,其实并没有。
之后,老师就没再辅助我,都是我一个人的练习,不过我的内心活动并没有停止。
做到轮式,我竟然又想看别人了,心想反正推轮式的间隔,总要躺着喘几口气休息,那个时间看看别人总可以吧。
可转念一想,似乎不太行,我的关注点应该始终在自己身上,不然很可能好不容易聚集的能量就散了。幸好,我及时悬崖勒马,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
后面的头倒立和莲花上提,我感觉轻松了一些。当我躺下来开始休息后,周围人也都陆续躺下来。我本来还想休息过后,再看看其他人练习体式,老师貌似会满场跑辅助,这对于我也是一种学习,看来希望落空了,只好期待第二天早点进教室。
别看练习中,我的心理活动很多,当天差不多练了1小时15分钟,比我平时在家练习要快一点。这也许说明,我的专注力说不定比在家练习要高一点点。
估计其他同学对于我的加入会有点好奇,毕竟课程都快结束了,我才出现在mysore教室里。不过,我有收获,有目标,就好了。
当我的时间与金钱不足以支撑参加全部老师的培训时,我只能蜻蜓点水般走进老师的教室,用心去感受,去体验。
而最能体现老师想法与理念的,其实是通过采访的形式,这也是我不远万里迢迢来到教室上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