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从生理的角度来说,是眼球视网膜上视神经进入眼球处的一个凹陷点。这里是视神经和视网膜的连接点,没有视觉细胞,所以这个点没有视觉。
下图为盲点测试:
闭上左眼,用眼睛注视左侧的圆形,并用余光观察右侧方形。将眼睛慢慢向纸面靠近,在大约距纸面60cm左右的地方右侧的方形会从视野中消失。
那么为什么没有视觉我们却毫无所觉?因为盲点由基因决定,在我们还是胎儿的阶段就已经形成。这样先天伴随我们而生的盲点,会被我们的大脑忽略,就自然不会被我们察觉。
生理上有盲点,思想上的“盲点”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发端于婴儿的“印随期”,当我们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社会、文化对我们的雕琢。我们身处其中,无时无刻不在被灌输种种思想。这个阶段的的我们没有分辨能力,听到的、学到的,往往是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可能最初的时候,我们还会问为什么--“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下雨会打雷?”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得到回答或者直观建立的认知,会有许多的错误观念,这些错误观念,有些会得到纠正,有些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并且不加审视的作为常识,习以为常。那些我们太过熟悉以致视而不见的事物,就构成了我们思想上的“盲点”。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经觉察到,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成真的加以接受。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我的信念,我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见一齐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集》
仅仅知道“是什么”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发展出问“为什么”的能力--我们一般称其为独立思考能力或者叫批判性思维。然而批判性思维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如果把“是什么”的阶段比作躺着睡大觉,那么独立思考就是夺路狂奔,二者相差不可以道里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走出舒适区是困难的事。其实有一定生理学的解释,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个十分耗能的器官,不运动时会消耗我们人体四分之一的能量--而学习又是十分辛苦的事,倘若没有强大的内驱力(好奇心、求知欲),是无法战胜惰性的。
表面上看不思考,也挺好。每天上班下班,沉浸于琐事。闲来读读小说、追剧、看综艺,似乎也很快乐。生活没有思考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能过得很好。这就如同身处迷宫,在迷宫中不知路途,漫无目的的游走,身入其途而不自知。不如攀上高峰,俯瞰一下这个世界--“走在城市之中,不如攀上高塔”。
消除自身“盲点”的过程注定是艰难的,需要许多知识,需要许多思考。如果你已经跃跃欲试,想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减少自己的“盲点”,请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 把你当成小说中的人物描述一下自己。谈谈你的举止、习惯、个性以及特征用语。你最终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吗?喜欢(或不喜欢)他的哪些方面?
- 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
- 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
- 假如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每一个人都相信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月亮和群星则围绕地球,沿着可以预测的轨道作着也许比较复杂的运动。你反驳说:“你们都错了,地球是绕太阳转的。”但没有人同意你的说法。他们都认为你疯了,因为人人都感到地球并没有运动,人人都看到太阳、月亮和群星在运动。到底谁是正确的?难道真的可能只有你懂得真理,而其他人都是错的?
- 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个不牵涉别的任何人而完全只属于你自已的决定(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你的父母向你提出,不是因为你的朋友或电视、书籍、电影的影响,也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或过分受到某个人或某种情况的影响)?
- 你想要孩子吗?为什么?
- 一个好人(一个不去作恶,只做分内之事的人)必定会快乐吗?换句话说,你相信生活最终是公平的吗?一个恶人——至少是最后——必定会受苦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每个人还要力图做一个好人)?
以上问题引自《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请开始思考吧,找到值得自己相信的东西,剖析脑海中的根深蒂固的想法--这个过程并不会顺畅,将会重塑你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果从实用主义出发,较为功利想法应该是:多活动大脑,防老年痴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