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的相当的快,2016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在2016年,这一年,我个人在思想上也好,在行动上也好,感觉进步非常之大,特别是2016年我开始做了三件大事情,阅读,运动,写作,特别是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几乎能够做到,每日写出一篇文章,还有让我从情商非常低的人,慢慢的变成了,能够通过人的行为举止,了解人的心理特点,辨别出,在生活中,哪些的高手,哪些的弱者,哪些爱思考的人,哪些是还没有进化的人物。
今天我就结合我我自己的思考,让和大家分享,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样读人,通过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如何读取人的心理特点。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怎么读取人的特点,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利用脑科学的角度来辨别,第二个方面主要按照笑来老师的表现型和成长型,两种类型的来进行辨别。
我们人的大脑分为思考脑、反射脑、存储脑,三个部分构成。在遇到某种现象,或者遇到某种问题的时候,不同的人,他们用的大脑的区域是不一样的。首先说,思考脑区域多的人,思考脑区域多的人,他们不会马上因为某种事情做出某种反应,他们是默默的,安安静静的在哪里深入观察,深入思考,当他们开始发言的时候,他们的某些想法,能够让眼前一亮的感觉。爱思考的人,不是因为天生的,这个人,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而形成这样的习惯。他们不仅仅能够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提出一些比较可靠的建议,和这样的人交流,按照古人的说法,能够胜读十年书。
按照大脑科学结构的来说,他们的大脑皮层有很大的面积区域,也就是说,他们的沟回特别多,坑坑哇哇的。在他们的世界中,任何一个事物的现象,他们能够看透事物现象的本质,并且能够将这个本质上的东西,能够和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一定的模式。
比如说,今天上午,我们单位举行创客教育大赛的时候,其中某一位老师,面对同样的作品,就能够提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还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可靠的建议,并且这些建议都是能够实现的。说明这样的人,才是牛人,在他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思考是他们唯一非常重要的工作。当你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有那么个问题:这个现象,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你这样做有什么目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你做这件事情有何价值?他们总能够通过这些问题激发自己去思考,不是为了让自己智慧,而是形成了一种这样的习惯。
还有一种人,就是反射脑的区域比较大,这个反射脑的区域,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先天的反射脑区域,还有一种是后天形成的区域。先天的反射脑区域,其实就是基因遗传,基因记忆,比如说,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情,这种人,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想着去寻找借口,将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于外人,要么就是去抱怨,要么去吐槽,要么去找借口,这些本能的反应,都是人类基因遗传遗留下来的,这种人,就是因为不能克服人天性,于是就随着人的天性,而做出一些相关的反应。
比如说,我的老妈虽然是50多岁了,但是在我眼里,她的大脑和5岁小孩差别多,因为她的所有行为举止,都是随着人的天性,在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要么就抱怨,要么就是将责任推卸给其他人,就拿昨天我孩子生病的情况来说吧,昨天天气那么冷,她带着孩子外出菜地里种菜,没有追究过自己的原因,而是将责任推卸他人。这就是人的自立性效应。并不是来解决问题,他的这种仅仅按照反射脑来工作的行为,不仅仅给自己带来不幸,也慢慢的遗传给我,特别是在我们还没有修炼自己的时候,我也是这种行为,30多岁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了解了人性的特点,慢慢开始能够读取人的特点,简直就是更换了我的大脑操作系统。
还有一种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也是又反射脑形成的,比如说,习惯,就是由反射脑来控制的,有好的习惯,也有不好的习惯,就说说好的习惯吧。在外出游玩,工作学习,某些人的无意行为,这种行为就是长期形成的习惯,就拿文明礼貌来说吧,有的人,见到人,会问好,有的人,啥也不说,还有我每天跑步,每天写作,这就是习惯,这种习惯,没有坚持,没有毅力,仅仅是在大脑中形成的肌肉记忆,在我们的大脑中已经形成能够提醒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活体的结构存在。
读人,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按照笑来老师的观点,人可以分为成长型和表现型,先描述一下表现型人的特点吧,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表现型的人,也是人的天性,这种人,将他所在的所有工作,所有努力,都是寄托于别人的赞美与表扬,因为这种行为,能够让他们的大脑产生多巴胺化学,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快乐。于是他们就顺应了这种天性。一旦,在某一天,外界对他们,没有评价,或者几乎不评价的时候,这种人就寻找不到目标。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人比较的多,更少的人是属于成长型的人。这种人的特点,在他们眼里,做任何事情,都是在锻炼自己的大脑,无论这件事情是成功也好,是失败也好,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是有进步的,至少他们接触过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人的大脑是可塑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锻炼自己的大脑,雕刻自己的大脑。
也许有些时候,比较慢,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他永远都是在进步的,他不会想表现型的人,仅仅是因为外界对自己的鼓励与评价。因此我们可以清晰的明白,成长型的人是对内的,对自己的成长,而表现型是将注意力投向外面,这种注意力投降就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前面通过两种类型的方式,来读取人的心理特点,当然,更重要的是牛人与普通人,存储在大脑的思维方式,概念和方法,本质上就不一样,我们要会识别这样的人,那么首先,我们自己就必须要往这种人的方向上去思考,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思考的越来越深入,我们读人也就会越来越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