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该查着资料,关于PPT的母版问题,洗漱回来,又拿起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前些日子也零零散散的翻阅过,里面的文字很干净,回过神来想这哪像一位九十几岁的沧桑老人写的文章,文字中感觉不到一点世故,每一句话读着都很平静,让人心里很安静,感觉很舒服。
杨绛先生走了,虽然关于她的资料我了解的甚少,但我知道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很喜欢。
记得是有一次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一篇推送的文章,写着钱钟书对妻子杨绛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一句至高无上的评价吸引了我,也让我对这位女性产生了浓厚的崇拜感。我开始百度,看杨绛先生的简介,看她的经历,看她相关的书籍,我找到她晚年时期写的我们仨,马上网购了书,拿到书的第一感觉便是,连书也同其人一样么,质朴涵养。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翻阅几张,那时候,也是习惯了单身,而且也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健身,SPA,看书,成了我除上班、加班外最为欢喜的的充电活动。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也陪了我好几个晚上,看完第一感觉便是对这位女性的伟大与坚强感到无比震撼。我其实不大敢称呼其为先生,因为太高大,太遥远,所以有几次引用她的话语我喜欢称之为女士,这样,我便也能找寻到与其一点点的相似点,也是感到无比的荣幸。
关于我们仨,我想感觉最深的便是杨绛先生的坚强,当然,以我现在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是远不能完全体会到杨绛先生的感受,我只是在想,如果是我,深爱着的丈夫,深爱着的女儿,突然有一天,他们都患了疾病,需要我的照顾,我要多坚强,才可以不让他们看出我的无助与恐惧,我要多能干,才能把他们照顾的好好的,我要有多深的修养,才能把自己的心情照顾好,我想,以我现在的心境,应该会崩溃的吧。当最爱的丈夫和女儿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我不敢想象。杨绛先生却是以爱的信念带着她对爱人的怀念在人世间完成了她应该做的事情,给自己也给最爱的人一个满意的交代。这样的女子,怎能不叫人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