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母亲生日,但不能早些回去,上午第一节、第三节参加集体备课,第四节九年级老师开会,一直到最后下课。中间妻子打电话说饭菜都准备好了,放学直接回去就行,才放心。因为原来说的是让我去买些凉菜的,要稍早点回去的。
昨天晚上回去给母亲做饭吃,和她说起今天是她的生日,她也知道,原来是二哥先给她说了。现在母亲年纪大了,也记不清哪天是什么具体日子,衰退的记忆力已经不允许她记住更多的东西了。说起几个孙子、外孙也总会把名字乱安,或是到嘴边想不起名字,给她纠正一下,才立即改正过来,但下一句就可能又会出错。说起身边的物件也是这样,或是忘记了名字,或是随意变更名称。比如会把屋里的空调说成电视,把手机说成电灯,把钙片说成降压片等等。当然和母亲说话时,循着她要表达的意思,很快会知道她所指的物件的真正对应物,知道她说的到底是谁或指的具体是什么。年岁的增长增加了身体腿脚的病痛,但一般情况下母亲说话还是思路非常清晰的,身体也还健康,自己能吃饭,睡觉,没事了自己到院里或街口转转,活动活动。前几天儿子刚参加工作发工资,给奶奶买了一根拐杖,母亲高兴了许多天,昨天回去看她还是拄着旧拐杖,就去屋里拿新拐杖,她说还是等明天再拄吧。
母亲也很心细,星期五下午去看她,她总能准确说出,明天要过星期天了吧,回去歇两天。我心里惊讶于她的记忆的精准,也许她还知道时间节令的变化,毕竟母亲做了一辈子农活,什么时候地里庄稼长什么样,已经滥熟于心。毕业后夏天去割麦子,我还总是没有母亲割的快,毕竟我上学时间长,干农活少,也不经打,那时她也有五十多岁,但身体依然健硕。有时候去县城或别的地方开会学习,偶尔她也会打电话过来,接电话小声说,她听不见,以为电话有毛病,找空闲赶紧回过去,听到没事心里才放下,知道她是想让我回去看看她。赶到家给她说了在忙工作,她总会很不安的说如果知道在外面忙着就不用回来了。每次回去母亲总说要坐下陪她说会话,但也会赶紧催着让走,知道我要去上班。
一般二哥在家给母亲做饭,他有事我就回去做,如果时间不允许,就从街上买些饭,回去陪她吃。她总说别去花钱,外面的饭不好吃。这是她一直勤俭的习惯,不乱花钱,也教给我延续这种生活细节。近几年母亲活动少,吃饭也不多,一般一顿吃半碗饭,半个馒头。但总三翻五次劝我得多吃些,还再三问是不是没有饭了,她怕饭不够吃,饿着我了。我让她看,饭还有许多,不是不够,想吃就吃了,她才放心。给她打鸡蛋吃,她总要看着我的碗里也做了鸡蛋才肯吃,或总是说,你咋舀那么少,再多舀些。
妻子今天上午特别请了假,早早回去做饭,做了卤面,炒了几个菜,买了一个小蛋糕,一家人都回来围起来吃,孩子们更热闹,吃着玩着。母亲今天也格外多吃了些,特别高兴,今天陪着的人多,平时各忙的,难得在一起凑热闹,她最需要的就是孩子们的这种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