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穷其一生都在自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去往何方”“一生有多长,生命在何时终结”,只因人类是这世界上敏感且感性的生物,当面对生与死、离与别时总会莫名感伤,并试图去追忆曾经的美好、痛苦甚至是绝望,在濒死之际重新燃起对生的渴望。这是一种本能,是所有生命体与生俱来的本能,只不过能够唤起本能的是被判定生命终结的那一刻而已。
有人说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人脑中有块橡皮擦,它擦掉了自己,也擦掉的回忆,唯有亲情与爱情是它们越努力擦掉,依旧能清晰如昨的记忆。而对于癌症病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就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当时间进入倒计时,所有的记忆、人生、亲情、爱情即使再清晰也无法抹去仅有时间里的伤痛。
2013年,37岁的朱莉·叶·威廉姆斯被诊断出了结肠癌四期,本就坎坷的一生再次被命运画上了致命的一笔。幼年因先天性白内障丧失视力的她躲过了祖母的扼杀遗弃,成长中的她学会了坚强与示弱,凭借顽强的意志,历经困苦考入哈佛大学并顺利走上自己所向往的职业律师生涯,与完美的恋人结婚,收获两个可爱的女儿米娅和伊莎贝尔。
命运看似转折却又在转折后给予了她致命一击,正如七年级时历史老师奥尔森女士在游戏时反驳的那样“人生就是这么不公平。习惯就好!”。好不容易拥有的美好生活在一夕之间被打回了原形,她当然也会不甘,也会愤怒甚至会黯然神伤,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她骨子里天生的坚强。
当生命进入倒计时,在这仅有的一万天里,她用自己的努力打造着生命的奇迹,用对生命的抗争完成奇迹的终结。在《一万天的奇迹》中,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她用生命最后时光留下的回忆,也是一个抗癌患者用仅剩的一万天完成一次生命最完美的谢幕。
我们曾经认为遗忘是这世界上最残酷的事,直到看完朱莉·叶·威廉姆斯一万天的生活记录才发现,眼看着生命的消逝而无能为力才是这个世界给人最残酷的考验。她也曾伤心欲绝,质问一切不公,痛恨这个世界带给她无尽的磨难,但她仍然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这个奇迹,用这个奇迹带她的女儿们穿越“火海”,抵达最坚强的彼岸。
就像她在书中说的那样:你们会理解没有悲哀就不存在快乐;没有痛苦就不存在宽慰;没有残忍就不存在同情;没有恐惧就不存在勇气;没有绝望就不存在希望;没有匮乏就不存在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