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圈友分享了蒋勋老师《孤独六讲》的听书链接,每次都是断断续续的听。有书app也专门有一周解读此书,但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后来索性买了书来看,买了很久,有一日没一日的看,终于在本月读完了,只是若要深刻理解其中要表达的含义,非一篇读书笔记足矣。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这是序言的第一句话。
从书名就知道是分为6个部分来讲的,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蒋先生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和作家,曾留学法国,英文和法文都非常棒。他属于我们上一辈的人,能写出这本书也是因为经历了很多,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给他的思想碰撞。
读完后我其实挺乱的,不知道如何下笔,六个部分看似是孤立的,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背景大多是上世纪末的台湾,我会去搜索背景事件,然后再拿来和现在当今的大陆社会做下对比。主要谈谈每个部分对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
1.儒家文化和情欲孤独
我们深受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文化对情欲的压抑由来已久。红楼梦中的西厢记被列为禁书就是很好的佐证。人们都是生活在群体文化中,就是一个个大家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以及西方文化的渗入,个体以及特立独行开始被推崇,90后在我们80后眼中就是有个性的一代,性观念也逐渐开放,”离婚”这个在老一辈身上不可能发生的字眼,现在也渐渐被世人所接受。
我记得小时候思考过这些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是我?”但没有找到答案,慢慢的就不再思考,跟随大众潮流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一步一步行至如今。有一次爸爸打电话给我,要我集中精力好好培养女儿,其他都不重要。我突然产生了很多疑问:“难道我这后半生就要为女儿活了吗?我自己的人生呢?为什么爸爸不让我好好的为自己活一次?我才三十出头,难道我要行将就木了吗?”也许这就是老一辈的生活方式,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都是为了所谓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后从来没有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如果生命没有意义,值得活吗?
死亡在儒家文化中也是被忌讳的,特别是过年过节被认为不吉利,很多和死谐音的词也会尽量避免使用。而老庄所代表的个人主义,鼓励孤独和走出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活出孤独感。因为孤立感与死亡脱不了关系。死亡是生命本质的孤独,无法克服的宿命。
死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公平的。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阐述有一天富人可以因为科技免于死亡,而唯一被穷人认为公平的东西也会被剥夺,不知道那个时候将会发生什么?
开篇谈论的情欲孤独夹着生命开始与结束的讨论,也是对文化的讨论。蒋勋认为,真正的情欲就是彻底了解自己的身体,包括所有的部位,从外表看得到的到内脏器官,甚至分泌物,但不能先有结论。
2. 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我记得有次在朋友车里听一档节目,好像是叫【金山说】,就是解答听众的一些问题,主要是讲家庭教育的。主持人经常打断听众未说完的话,然后加入自己的见解,我不知道是节目的时间限制还是其他原因,总觉得一个听众的问题还未解决就匆忙迎来下一个听众的问题。最后搞的我对这个主持人有点反感,认为他有点自以为是,根本没有认真倾听别人的诉求。
这个时代一直在强调同理心,TED有一期演讲《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交谈者》,嘉宾分享了一些心得体会。我们往往在意自身的诉求,却很少去认真倾听别人,为什么我们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一样的,不要老是把话题往自己身上挪,真正的技巧是你需要激发别人,让他们更愿意谈论自己。
蒋勋引入了他写的一篇小说《舌头考》,来谈论语言孤独。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不要听他讲了什么,要努力去听他没有讲什么。我想到词不达意或者身体语言暴露了人们的实际想法,而其本身却用大家都听懂的语言在掩饰,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谎言?
为什么会有尬聊?可能是害怕孤独的气氛让人不得不找一些话题,就是要打破一种孤独感或是冷漠。而有些时候,和相熟的朋友之间不说话,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不再以习惯的模式出现,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和思想,才是语言的本质”。
3. 革命孤独
和平时代很难去体会革命孤独,鲁迅的小说《药》我至今还能清晰的记得,太过讽刺。至于秋瑾,我第一次去深入了解到她的身世背景。如果换做是我,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爱自己的丈夫,一双可爱的儿女,肯定不会为了所谓的革命牺牲原有的幸福。秋瑾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活出了自我,然而在生命的最后尽头,却让人感到无比的荒凉和孤独。革命者革了自己的命,粘带着一丝梦想,而失败者反而被世人所歌颂和铭记。
4.暴力孤独
每个人的身体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暴力。人性真的本善吗?为什么2岁孩子对打人这件事情感到无比的热衷甚至喜爱?女儿有段时间非常喜欢说的就是“打死你”,我想在这个小小的身体也潜伏着一些暴力之后的快感。人们在心情沮丧的时候去捶打沙袋,枕头或者一些柔软的物品,反而会觉得有一丝的放松?
孔孟之道背后隐藏着惊人的暴力美学,可能我们自己都不曾发掘。看这一部分时,蒋勋先生也讲述了我们了一些经典,梁山伯好汉里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杀潘金莲的武松,爱看砍头的阿Q,在伊拉克的战争英雄变成了十恶不赦的杀人恶魔,古人发明的酷刑等等所谓合法的暴力,革命是否也是另一种暴力的体现?
“性善论和性恶论单独存在都没有意义,要让两者互动,引导思辨和思维,才能对人性有更深层和更高层次的探讨。”
5. 思维孤独
作为六种孤独中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参加圈外年趴时,杨安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快马和慢马参加马拉松,谁会赢?”选快马的很少,大部分人选择了慢马。我边举手慢马赢的时候边说也不一定啊,然后老师给的答案是:“方向对的马会赢”。然后,我就感觉我已经被思维定式为非黑即白,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欠缺思考,老是想当然的给出一个结论。
现代人最缺的是什么?我想就是思辨的能力,跟风是常态,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这么做了。为什么中国很少出现哲学家?这和文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为孔孟负责思考,得出结论后让我们遵守就好了。所有的考试都是立刻要有结论的,而结论让思维失去意义。我终于能理解为什么我习惯做圈外的选择题,而害怕做实践应用题,因为需要去思考,这个烧脑的过程在还没有做之前就已经被我的恐惧所吓跑了,真正静下心去做的时候,反而恐惧不见了。
6. 伦理孤独
我个人觉得这篇在现代社会已经体现的没有那么明显了,什么君臣和父子伦随着自由主义的深化而慢慢稀释。前段时间深圳打孩子的父母受到了舆论广大的批评,要是放在以前,不过是人家的家事,别说是父母打孩子,父母卖孩子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即便是之前不被接受的同性恋,现在也已经合法化了。至于自由主义到底是好是坏,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之前看到一篇报道,说高考之后离婚率特别高。这部分婚姻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完成伦理,完成责任。如果夫妻间已经没有爱了,维持的那层纸有什么意义呢?
我深刻觉察到我自己也是一个陷入在伦理之中的人,就像有些事必须要去做,“不舒服的东西”可以假装不存在。例如我喜欢看大团圆的结局,凄惨的结局让人很不舒服。
每个人都需要打开自己的抽屉,保有自己的心事,同时也要尊重他人保有几个抽屉不必打开。一个真正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借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
好奇去百度了一下《索多玛120天》,看了一篇带有部分图片的影评,也对导演帕索里尼稍作了解,但是我没有勇气去看这部影片,觉得画面太残忍、恐怖和血腥,是不是可以被完全撕裂粉碎无从知晓,但我想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找回自己的伦理孤独。
引用序言的一段话做结束:“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的去爱,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