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勒泰,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陵源。意思都一样,就是说,我们内心都希望有一处安静的陌生的地方,可以承载疲惫的焦灼的心灵。这块地是因所处的环境和所面临的困境应运而生的。甚至我们可以默契的产生共鸣。至于真正到了这块地能不能长期的生活下去,暂且不管,我相信环境和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状态。
阿勒泰是一个寂寞的火苗,它若有若现,甚至可有可无。虽然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我们的心底,但也许直到我们的心灵被激起波澜的时候,它才会条件反射的油然而生。所以它成了一个安慰,一个美好的向往,虽然不是很遥远,但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这样的追求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就已经被软弱和顾虑扼杀在摇篮里了,而且这样的追求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还会接二连三的萌芽,并仍会接二连三的被种种挫败的心理掩埋,很可惜的是我们并不是不懂生活,而是没有勇气去像模像样的生活。于是我们自己甚至成了这个社会的附属品。
今天的阿勒泰仍种植在我的心里,我不敢说哪天会去,但起码不会轻易地忘记它所带给我的寄托。但从根本上我要承认,我之所以向往阿勒泰,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软弱,说白了就是逃避。当一个人无法很好的融入这个社会或团体,就会情不自禁的逃避它。当一个人没有寄托和使命感的时候,就会变得思想空洞,从而与人交谈时没有逻辑和理念,行动上甚至像一棵枯槁的槐树,有棱角却没有内涵。
我读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大致了解了北疆牧民的生活。那种淳朴、粗犷,安居乐业的思想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无聊的、乏味的。甚至被嗤之以鼻,以为那样安静的生活就是一种遗忘,被掩埋,毫无意义的存在。但这完全是一种个人主观意识上的论断,是建立在自我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定义,是片面的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评判。我们不必在意,这不过是人文世界里的一种现象,我们没法阻止这样的思想消失或者存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客观的分析,就是自己该怎样对待这个大千世界呈现给你的面貌。
我大学时对北疆的阿勒泰极其向往,时常翻开地图细细琢磨它的地理位置,并幻想着某一天能够隐居于此。就在阿勒泰的某座山脉的脚下,有一条河,我骑马饮水,旁边是我亲手建造的木房子。我有来复枪,也有弓箭,有一个与我同样志向的妻子。每天我们就驰骋在山野间,靠打猎牧羊写作为生。晚上在小河边生气一堆篝火,我们胡乱跳舞,累了就躺在青草地上。伴着河水的淙淙声,我给她读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这样的生活我在《我的阿勒泰》里清晰的可以捕捉到,这并不难实现。当我读的时候,我把我自己融入作者笔下的故事里,做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于是跟着故事里的人物情节的变化变化着情感,仿佛身临其境,周边就是原野、山岭、溪流、群羊、骏马、牦牛和暮色、晚霞。这个时候我可以畅快的放飞自己的身体和思绪,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也释放了很多压抑的情绪。这就是书籍的力量,它不仅带给我们格局上的成长,还改变了我们当时的心里状态。
这本书给我的最多的可能是一些特殊的回忆,它勾起了我曾经腼腆、羞涩的幻想,也构造了我痴情浪漫的情怀。这些记忆里包括三毛与荷西在沙哈拉的故事,也包括我的一段悲伤的恋情。记得我在平江路“猫的天空之城”的二楼,在书架上浏览书籍时,突然有一本书映入我的眼帘。那一刻我的心就像一只小鹿被碰撞,心跳加快,呼吸却变得缓慢。可想而知,我有多喜欢她,只因这本书的书名里有一个字跟她的名字一样,我便觉得见到她。
这本书在《我的阿勒泰》里也有收录,再读时,那种初恋的感觉烟消云散了。只是多了一些无奈的成熟的伤感。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的故事不像三毛笔下沙哈拉沙漠里的故事那么丰满、跌宕起伏、甜蜜、感人,富有电影色彩。但可以看出,李娟受了三毛的一些启蒙,只是二人的环境和经历不同,同时她们俩的写作风格也不近相同。但李娟是个高明的写作者,她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并且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的天赋把稀疏平常的事情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就像印象派和写实派画家的结合,利用色彩和颜料把平凡朴实的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原来生活是这样子的,它不高尚、不触不可及,但足够让我们认清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书中给我的感动是他们一家人的吃苦耐劳和坚强生活的精神。作者和她的母亲、她的姥姥一起生活在阿勒泰的脚下,她们开了一家小店,跟着不断迁徙的牧人变换着地方。不管风雨,还是寒冷的天气,她们都会带着将近80岁的姥姥穿山越岭,开开心心的生活。作者身为汉人,能够主动的融入那个少数民族的群体,和他们打成一片,我想这是作者最大的收获。
29.08.2017.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