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眼睛不舒服,非常难受,只能跑去医院找医生,眼科医生问了你几句之后,把他的眼镜递给了你。
“带上吧”眼科医生说,“这副眼镜我已经戴了十来年了,非常管用,现在送给你了,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一样的。”
可是你带上之后,发现眼前一片模糊,感觉整个世界都扭曲了。
“好难受啊,”你说道,“整个世界一片模糊了,什么都看不到,太可怕了!”
“不可能!”眼科医生说,“我戴着非常管用,你在试试!”
“我不想试了”你说道,“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你这个人怎么回事?”
“我什么都看不见啊,这眼镜没用!”
“你怎么这样?真是好心没好报!”
你走了,去找别的医生了,下次再也不会来找这个医生了。
如果把人物换一下,换成父母,眼睛不舒服这个问题换一下,简单点换成我不想吃什么。
结果其实差不多的,父母一样会轻易的下结论,这东西你凭什么可以不吃?然后会按照自己的经历给一个自认为善意的建议。
根本不会问,你为什么不吃这个东西?是因为不好吃?不喜欢?
根本不会花时间去问清缘由,不会深入的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