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了无数的经典著作,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文不仅是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也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
由于时代、社会背景、价值观、语言表达习惯以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等诸多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导致古汉语越来越难以理解。尤其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困难。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对中国历史了解较浅。对于古汉语的学习仅仅依靠语法知识,很难准确理解古文,更无法学到其中的精髓。这也是中学生对古文的学习理解能力远远不足的原因。
中学阶段遇到的古文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类,一类是经典著作类的以《论语》、《左转》等为代表。另一类为韵体诗,其中七言、五言居多,多见于《唐诗三百首》。前者是在向世人讲明道理或者通过记事来阐明道理。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作者的抒情。所以对待这两类古文在学习上是不同的。
面对经典著作,一定要深明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我国古人用经典著作传递哲学观和智慧。虽然很多著作以记叙文的形式出现,只在文中或结尾加以简单地论述。但是,记载故事的真正目的还是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或者是在传递社会现象。这种文章学习起来比较难,要求中学生一定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文中的意思。然后严格按照古汉语语法结构尽量去还原作者的原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增长人生智慧。
有些文章所要表达的道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作者就不必再去长篇累牍地摆道理,去印证故事中的是是非非。可是由于价值观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中学生来说,很多文章所要表达的道理是很难准确理解的。这就要求中学生一定要多读古代经典著作,弄懂每个时代的价值观,这样有利于分析故事的情节,也有利于领悟故事的精髓。
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中,当曹刿向鲁庄公询问鲁君凭什么迎战齐军时,鲁庄公提到自己能做到施惠于民、取信于神、忠于人民,所以,上天能眷顾自己的国家,百姓原为国家效力。取信于民,可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来表明心志,对于现在人来说不一定能够理解。这就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才能看出里面的奥妙。
其实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以礼治天下的周朝非常重视重大活动的仪式感。在所有重大仪式中尤以祭祀活动最为隆重。人们通过举行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天地和祖先的信仰。这种隆重的仪式表达了君王祈求人神沟通,并通过祭祀所用的祭品来表达自己治理国家的成效。所以,从君王的祭祀形式能够看出一个国家的兴衰。
《古文观止》中连续几篇文章都表达了祭祀的重要性。例如:《曹刿论战》中提到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季梁谏追楚师》中,季梁劝阻随侯时说:“忠于民而信于神也。”《臧哀伯谏纳郜鼎》中讲到作为仁君因该讲求仁德,做到“粢食不凿”。 这几篇文章都讲到了,作为一个国君要忠于民,信于神。信于神就要如实地祭天,并提供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相一致的贡品,这表达了国君的诚信。只有在祭祀时不弄虚作假,国君才会在平时感到压力,时刻告诫自己才要努力治理好国家,让百姓丰衣足食。如果不懂得这些时代背景,接受太多现代教育的中学生会把这种行为当成一种荒唐的迷信思想。
又如,现在的学生经常对《论语》产生误解,认为里面所谈的道理早已过时。这也是对《论语》学习不准确导致的结果。
例如人们对子所说的“吾不试,故艺。”这句话常常发生误读。单从字面看,容易被理解成:“我从不参加考试,所以才会多才多艺”。很明显,这样的解读逻辑是不通的。其实孔子在讲这句话之前还讲过一句“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紧接着孔子又说:“吾不试,故艺。”前半句表达了“由于自己学问不足,做事经常被人看不起。”所以他才产生了后半句“吾不试,故艺”的想法。产生了对学问的渴求,希望努力学习学问,而不是为了通过考试或是通过自己的学问去换取功名。这种一心研究学问,心无杂念的学习让他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堪称完美,游刃有余,对知识的应用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不会像我们现代人读书,为了谋求职业和前途,失去了对学问本身的兴趣,所以这种学习只是应试而学,永远达不到艺术的深度。
我们再来谈谈对古诗词的学习。
中国古代文人所处的封建社会,社会制度严苛,强权压迫以及思想约束十分严重。国家政权往往被一些老臣所掌控,这些人因循守旧,不思改革,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一些诗人往往都是思想活跃又才华出众的文人。当这些文人的政治见解不被朝廷采纳,理想抱负无法得到施展时,难免会产生哀怨。而朝廷体制所迫,又不能直接抨击时弊,所以一些有才华的文人往往就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很多时候,诗人只有通过隐喻或大量的比喻来抒发情感,这种情感不能直接表达。所以很多看似描写景物的诗词,其实背后诉说的却是世态苟且,这就是诗人的一种“向与谁人说”的寂寞。
我们现代中学生,一定要站在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从诗人自身处境出发,认真领悟字里行间的真实情感。
例如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呈现的是诗人对无限美景的描绘,其实诉说的却是寂寞。当时的王勃刚刚出狱,因为自己年轻气盛,好打抱不平,杀死了一个大户的家奴,导致自己坐牢,父亲也被贬到边远荒凉的交趾任县令(今越南河内)。这首序就是他刚刚出狱,怀着内疚与不满,在去看望父亲的途中,来到刚刚落成的滕王阁,看见达官显贵们在这滕王阁中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再看看自己父子的凄惨遭遇,感叹到境遇的不公。王勃提笔写下了这篇千古佳作。文中读到的都是人间美景,其实诉说的却是无法向众人表达的寂寞。
还有一种情况,由于社会体制所迫,诗人无法直接表明自己的本意,只有借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就是诗人的另一种寂寞叫“不能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给好友林子方的一首诗。当时的林子方任直阁秘书,就是皇上的秘书,而杨万里是直阁少监,是直阁负责人。杨万里既是林子方的良师又是益友。当得知林子方决心要去湖州任地方官时,非常遗憾。想劝说他不要离开。由于当时的官场斗争非常激烈,所以不能明说,只能以诗暗示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描写六月西湖美景,背后却是不可说的寂寞。
“西湖”暗指他们所任职的“直阁”,“六月西湖”暗指直阁地位非常核心。因为南宋首都曾经在杭州,所以把杭州六月的西湖比喻成中央核心部门。“四时”暗指其他的地方官。“接天”暗指在天子身边,“映日”暗指得到天子的赏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暗示“毕竟我们在中央核心部门工作,是那些地方官所无法相比的。要知道,在天子身边工作,有的是机会接触到皇上,只有得到天子的赏识,你的荷花才会有机会压过群芳,开得别样红。”
杨万里非常希望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可是人生境遇不同,对人生的体验就不同。加上当时的官场风气,不能把这些话明说,所以满腹才学的作者只能深深体会“不能说”的寂寞。
所以,作为现在的中学生,只有深入地分析作者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学懂古诗,学懂古文,才能领悟到古代经典、诗词著作里所蕴含的智慧与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