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开始崛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即成为(becoming),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以罗杰斯(1978)为代表的非指导性教学流派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其中意义学习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改变的学习。他在《患者为中心的治疗》一书中指出,学校要培养的人就是: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评价他人所作贡献的人;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能灵活地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时,灵活地处理问题方式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施良方、崔允都,1999:67)
利用元认知心理学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五个方面:情绪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自我管理。其中,情绪状态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因为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行为,影响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阻止工作记忆,干涉决策推理和问题的解决。积极的情绪在认知过程中起协调、组织作用,学习效率高;而消极的情绪起破坏、阻断的作用,学习效率低。如果学生学习情绪积极,知识的感受性高,记忆深刻,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就高。可见积极的情感有助于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
情绪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功能。当一个人的情绪引起其他人也发生完全致、具有相当强度的情绪时,我们说这是情感共鸣,即移情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也能反过来再影响原来这个人的原先情感。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可以使个体的情绪论社会化。在合作学习中,同一小组某成员的学习情感可以影响共他成员的学习情感,利用小组内某些成员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影响、改变其他人的情感,达到情绪控制方面的效果,实现了“以情育情,以知促情,以情促知”的合作效果。
教育终归是要做人的教育的,老师们总是费劲心思做题讲题,是否考虑过怎么做学生才会心甘情愿的去听,去学,去做,主动去接受你讲的内容。如果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交流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关爱,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11月27日的市级公开课我就考虑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交流的元素。
课前我做了个的视频,展示了各小组微信上小组合作的活动,
目的1:有动手操作基础,平时作业就有用手机拍图片上传答案在微信群里,所以课堂上就是用平板代替手机,方式学生也是熟悉的。
目的2:本次分组的情感主题是:“合作,最美好的解释,莫过于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可以做喜欢的事情。”本次分组我只选了小组长,小组组员使他们自己选的,基本是平时玩的比较好的同学,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有着比较好的沟通交流。
目的3:采用语音倍速的滑稽效果,旨在缓解上市级公开课的紧张情绪,说是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不如说是缓解我的紧张情绪。其实因为各种原因开课前我是很紧张的,周四我跟校长见了一面,我提取了信息:“校长根本没有给我压力”。然后我就放松了一些,睡眠也好了点,因为课上有一个技术的操作要连续点七个步骤,不能有一步差错,否则结果就呈现不出来,需要当时相对稳定的情绪和清晰的头脑。
总之,课前看完视频,学生表情不一,但是不约而同互相提醒安静下来做好上课准备,因为是自己平时上课的学生,彼此沟通默契,整个上课过程我和学生都比较放松。
下课录像的老师还跟我说说:“不错哦,搞得跟平常上课一样。不像是为了公开课而专门用了技术软件。”当然这也跟我平时常态化使用IRS反馈器进行教学分不开的,“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效果吧,学生对反馈器的使用也很熟悉,公开课上的不同之处就是每组多了个平板自行上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