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经过多少不幸。最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功登顶人生高处。这才是真正的成功的人生。
不经历彻骨寒,哪来梅花香?幸福生活往往来自艰苦卓绝的奋斗。
可是还是有一些人,非常期望自己生来就是有福之人,不用像很多人那样为了生活苦苦煎熬。希望福气早一点降临自己的头上来。不用通过努力。不费吹灰之力也。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人趋利避害没有错,人来到世上,谁不想享尽荣华?
但是,太容易得到的福气,真的是福吗?清朝第一首富盛宣怀去世的时候,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巨额财富。
据说,光清理这些资产就花了四年时间。估算这些财产有1349万两。那时候,大清的全年收入也才3500万两。可见,盛宣怀的富裕就是富可敌国。
可是,他的大公子盛恩颐凭借老爹留下的巨额遗产,最后饿死在了柴棚里。临死,他最大的愿望是吃一顿饱饭。据说,他当年分得的银子,光利息一月就有4000两。但由于他挥霍无度,最后分文皆无。
没有吃过苦,这样的人根本就不知什么是苦,这样的人,往往难成大器。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吃过苦,他自然会认为,他所得到的,都是应该有的,自然就丧失了奋斗的意愿。
人的福报是有限度的,早享福完了,就没有了。
佛家有言,人的福报是有限的,太早享福,会过早损耗了福报。人的福报一旦消耗殆尽,人的大限就到了,那么,即使还可存活,苦难也会接踵而至,比方一个小偷,他偷了许多东西,也因此过上了舒服的生活。但是,他这是提前消耗了自己的福报。受惩罚是必然的了。他要进牢狱去赎罪。这就是提前消耗福报的恶果。
人活世间,吃苦享福如影随形,相伴相成。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你的福是你吃的苦换来的,只有这样,才能长远,才会心安理得,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进。
不要在该吃苦的年岁选择了享受,在该享受的时候必定要吃苦。
有些人年纪轻轻,却很怕吃苦,拈轻怕重,总想投机取巧,躲避困难,这样的人,到头来,落得的下场,一定是可悲的。
有些人到了岁数,终于醒悟了,要把失去的年华找回来,与年轻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是,你的体力,已经大不如从前,甚至病痛也找了上来。
有的人甚至重操学业,去上什么大学,白发苍苍的,与小孩子坐一起,精神着实可嘉,可是却违反了自然的法则,这样的做法,有何意义,值得思量,甚至滑稽可笑。
年岁大了,该享清福了,就不要去做苦行者啦,这个时候,即使你还想努力,也是在延续年轻时的梦想,在积累的基础上,去发扬光大,不是该是从头再来。
大器晚成的人是有,但那都是特定的环境中的产物。
少年时的苦,老年时的福,趁自己年轻抓紧去吃苦,才是明智的选择。当然,选择吃苦也不是盲目吃苦的。也是要有自己的目标。
早年播下的种子,在老年时候,都有了收获。这才是正常的操作流程。
年轻人,意气风发,精神头十足,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本就该去拼搏去奋斗,力气留着,不生长粮食,荒废的时日,如同长草的田地,到了秋天只有可惜的份,没了丰收的喜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该吃苦的时候,你却选择了去享受,提前把幸福日子预知没了,到了该享受的时候,必定要吃苦头。吃大苦。这其实就是透支了未来。
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没有什么一步登天的捷径。
人活着,本就该去做一番事业,遵从自然规律:春种一粒粟,秋收一仓粮。时光总是匆匆而过,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人老是自然无法回避的现实。年轻人,抓紧时间吧,不要再虚度你宝贵年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