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成都好多地方都在彻夜排队,做核酸检测。我出门时碰见正巧上楼的邻居,“下面冷,多穿点,戴副手套,我排了一个小时。”
登记,排队,后面还有陆陆续续的人走入队伍。路灯下排着的队伍就是一条长龙,蜿蜒着,缓慢向前挪动。这条队伍已经绕着小区走了一圈,要到大马路边了,我们没办法保持一米间隔,时不时有妈妈抱着孩子加入爸爸排着的队伍中。除此之外,大家都礼貌且有秩序地站在自己的队伍里。
成年后似乎就少有机会参与这样的集体行动,这与地铁、飞机不同,前后左右的面孔都不是过往未见、以后不见——他们都是邻居,以前在楼下花园见过,以后也可能在门口的菜市场遇见。这是种微妙的关系。
所以刚进队伍的时候,大家都没拿出手机,看看人,看看队伍,有一些左右张望,还有一些欲言又止。在这点上,年纪稍长的人比较有优势,王大妈李大哥轻松闲话起家常。
年轻人们默默拿出手机,戴上耳机,进入屏幕的世界,脚下机械地向前移动。微信群里转发着成都式幽默的笑话:“排队做核酸检测的朋友注意了,排队之前确认下,免得像我朋友,排了两个小时发现是买兔脑壳的。”
有母亲小声地跟怀孕的女儿聊着天,小女生靠在男朋友肩上,时不时有小视频的声音传来,有朋友自发地分享着其他区域检测的最新情况。期间有电影开场前的片头音乐传来,小伙子抱歉地抬起头,然后一点点将音量调小。
安静的队伍到扫场所码的时候会彼此帮忙,招呼着“你要先点开健康码”、“你那边光不够,过来扫这个”、“不用着急,前面肯定还有”。看见有几个人开始测量体温了,仿佛终于看见曙光,小小激动起来。
接近凌晨一点,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忙碌地走来走去,保安小哥哥们也在维持秩序,传递着实时情况:“八号通道,可以来四位”,丝毫顾不上天空中零星滴下的几滴雨。
看医护人员熟练、麻利地登记、拆包装、取管、拿棉签、取样、扣上盖子、“下一位”,看不清脸的忙碌下,不知道他们的双手是否已经因为不透气泡得发白——看身形,好些只是二十出头的学生娃。
排在我身后的大爷从最开始的预测时间,到一刻钟队伍不动时的“哦豁”款焦躁,到做完检测轻松哼起歌来走到我前面。
看看时间,刚好一小时。
疫情反复,这是谁都不愿看见的事实,少些焦躁,多些理解,照顾好自己不添乱,再有余力帮忙照顾别人,就是我们可以做的了。心怀希望吧,这一切很快都会经过。
致敬医护人员,希望今夜的雨下不下来,熬夜的人不那么寒冷,明天的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