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固化和活化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育化”
火山
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已知的知识,更加对常识有系统化的整理与知照,乃至在操作时,我们心底有个数,将事情推至某些点或面上。得益于早期信息的充分刺激,也得益于自己内心对一些系列东西的好奇与坚持,那些坚定就逐渐沉淀下来。
有一定的取向是必然的,因为人有所好;正是有人在投其所好,所以他的“运气”看起来特别的好。那些勤奋的人和那些大面积提倡勤奋的人,在物质缺乏的年代是显得重要的;在当今工业发达的时代,还这么提倡的话,就有点语境不符合;毕竟物质看起来不缺乏了,缺乏的是精神的团体或个人修炼。个人修炼是相对真实的,也是容易的;团体修炼是常在稳态和不稳态中徘徊,比较讲究核心团队的建设和坚守,并且适当懂得物色替手,将替手训练成为核心的人员。不然,团队系统的涣散和凝聚力,有可能遭到挑战和磨砺。
传统技艺使用师道传承手法是必然的,因为有些技艺没有经历过时间的沉浸,其中的味道是不会显示出来的。至于融入个性的创作,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张扬开来。学习了生物技术操作方法,长期停留在初中教学阶段,这种重复的低层次停留,曾经让我觉得非常苦恼。今天倒是逐渐解脱出来,学与不学都是随缘,因为学生的喜好和我的喜好毕竟是有区别的;作为老师我有义务和责任去不断提醒、训练他们,但是他们主观意愿上没有进取的意向,我也是几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起自己一直对一些未知的好奇与追逐,看起来我是被知识逐渐固化的人,实际上知识带来的补充认识,让我对生活的整理充满期待。知识无论如何的高大上,它的根源还是生活常识,基础的累积也是生活见识之演变。如果离得太远,牵扯到无边无际的地步,那样就交给更有能耐的人去吧。出于对一些追逐深度的放弃,是由于有一段时间自己身体吃不消,挑战是需要充沛的体能的;过度的追逐曾让我失去了对自己的认知和把握,虽然有所停留,但是被吸引进去的余光不能自持。
当我把自我决定收回来的时候,自私的指责不断发生;我有时候想,指责存在不就是你想决定我吗?原来,一直以来我被不少人看成是一个棋子,一个任由摆布的角色而已。这时我微笑了,竟然统治就是这样无形存在的。记得,有高中同学的高考志愿就报中南工业大学,也说上不了拉倒。我的高考志愿是生物专业和生物工程,不过还是在师范栏目打上特别的勾子,于是无形就开了一道边缘的口子。现在想来,边缘的就是最好的,因为蓝海就有可能存在那里 ,当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那样的时候,自己处于边缘竟然是看得比较清楚的。
哪怕我如何的呼喊和表示,最终还是自己在“傻冒”;也算了吧,社会风气如此,权力渗透如此,我只能以几张证书自保,追逐喜好的文化,学习另外高级点的技能,渗入生活的多姿多彩吧。
姑且表达一种对教育活化的向往和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