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早上,那趟经常晚点的火车还算争气,终于准点抵达我第三次蹲点的目的地——内蒙赤峰。
与新结识的战友、来自哈尔滨的退伍老兵宋晗和他四岁的宝贝儿子宋岳达道别之后,我与前来接站的某摩步旅炮兵团后勤处处长郑申良、二营政治教导员孙运宏汇合。
郑处长、孙教导员都是我在念军校时的同期同学,虽然不在一个学员队,但前两次蹲点已经混得很熟,见面就开始拿彼此开涮,谁都没有正形。
到了团里,三连连长王巍、三连所在营新任教导员张林升很快赶了过来,忙着给我安排饮食起居,问我当天都有什么安排。
这次蹲点做些什么,心里其实早就有个大致的打算,如果没有别的意外情况,按计划往前推进就可以了。
8时左右,我告诉张教导员,如果方便,上午9点召集三连全体官兵开个会,由我和大家作个面对面的集体交流。
既然是和连队的兄弟们近距离地交流看法,自然不能过于随意,无论如何也要准备一个材料。这既是对兄弟们的尊重,也是代表军区政治部机关的脸面,确实不能整得太水了。
于是赶紧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顺着自己的思路,以前期整理的相关文章为基础,开始紧张地准备我的发言稿。
终于整理完毕。8时50分左右,在三连两位战士的带领下,我从临时居住的士官公寓往连队走去。
士官公寓离三连的直线距离不到500米。远远的,我看到三连门前的大道上排成两行人墙,像是要夹道欢迎我的到来。
这也太夸张了吧?心里不由得有些感动,多少也有些紧张。一个小小的军区机关干部,真受不起如此隆重的欢迎啊。
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惴惴不安地来到三连门前,来到在寒风中迎候的战友们跟前。
没有人提示,满脸微笑的三连弟兄们开始热烈鼓掌。
无法逃避了,只能硬着头皮,微笑着,拍着双手,在张教导员和王连长的陪同下,忐忑不安地穿过欢迎的人墙,抵达连部稍作休息。
这期间,三连官兵到三楼的俱乐部兼会议室集合,我和张教导员、王连长在连部闲扯。
9时10分左右,我来到俱乐部。
随着连值班员的口令,原本坐在马扎凳上的三连官兵齐刷刷地起立,齐刷刷地鼓掌。
再次惴惴不安,再次忐忑不已。但事已至此,只能继续硬着头皮走向告别多年的连队讲台。
我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架好。我示意大家坐下,打开电脑,开始了与三连官兵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
因为今天是周末,占用了战友们的休息时间,我首先向说了声抱歉。
我讲到,能和三连的战友们近距离作个交流,我确实很高兴,也觉得机会难得。但愿我能走进大家的内心世界,也欢迎各位战友多多的和我交流。蹲点这一周,大家随时可以找我,找我唠什么都行。毕竟,我比你们大了很多岁,在部队呆的时间也比你们长了许多,不一定能给你们什么管用的建议,至少我们可以彼此作些了解。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我愿意成为你们的好战友、好大哥、好朋友。
我讲到,今天,我是第三次来三连蹲点了,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前两次蹲点,由于你们在外驻训,也由于我的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我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也先后找一些班长骨干和战友唠过,但唠得都比较散,对三连、对大家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我甚至没有记住几个三连战士的名字。希望这次蹲点能够弥补这个遗憾,也请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我讲到,三次蹲点,三次接触三连,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这一年多来,在连长王巍、指导员宋佳斌的带领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三连的各项工作都完成得十分出色,得到的荣誉也比过去多了。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到“先进党支部”,从“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到实弹射击总评优秀,包括你们宋指导员被评为“优秀射击指挥员”,包括三连得到的其它荣誉。所有这些,除了各级机关面对面、手把手、实打实的传帮带,首先应当归功于你们有一个知耻后勇、不断进取的党支部,有一对以连为家、配合默契的好搭档,有一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书记,更归功于你们大家的辛勤付出。
我讲到,你们取得的成绩让我感到高兴,你们付出的辛苦让我感到敬佩。在这里,作为军区机关派下来的蹲点干部,作为一名一直关注着三连点滴进步的老兵老班长,请允许向大家致以崇高的军礼,谢谢你们对连队党支部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你们对连长、指导员工作的大力支持,也谢谢你们对我这个军区机关蹲点干部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之后起立,挺直依然酸疼的腰杆,面对我这群年轻的兄弟们,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掌声再次响起,那么热烈,那么让我心潮澎湃。
掌声中,我看到坐在第一排、离我很近的一名列兵眼里竟然噙着泪水。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一动,涌过一阵感动。
多么朴实可爱的战士啊。我只说了我的心里话,我只表达了我由衷的感谢和敬意,竟然使得他泪水涟涟。
基层战士总是那么容易满足,总是那么容易感动。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机关干部究竟为他们做过什么?“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理念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确实是个让人深思的话题。
我讲到,当初被安排到咱们三连蹲点,我真没指望自己搞出点什么名堂来,只是希望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基层,近距离地接触基层官兵和我曾经熟悉的连队生活。从普通一兵一步步走来,从各级机关一步步走来,对于基层部队,对于基层官兵,我一直充满感情,也一直心存向往,总想可以回到过去,回到单纯而快乐的连队生活。
我讲到,作为军区政治机关的一名普通干部,我先后三次到咱们三连蹲点,我没给过三连一分钱一件物品,也没有能力给三连带来什么实质性帮助,但我确实在用心琢磨三连的那些人和事,在用心琢磨如何帮助三连走出连续10年不曾评先的建设低谷。
我讲到,也许你们已经知道了,咱们三连今年的建设形势不错,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顺顺利利地度过这最后一段时间,咱们三连应该能评上基层建设先进连。
闲扯了这么多之后,我开始转入正题,开始向三连官兵们讲述他们熟悉的、我眼中的连队指导员宋佳斌和宋妈妈的感人事迹。
我讲到,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你们的指导员,他身上可能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毛病。但我想说的是,你们的宋佳斌指导员确实不容易,他在指导员的岗位上也干得很好。三连能有今天的大好形势,王连长和宋指导员功不可没,尤其是宋指导员,在家里和个人遭受那么多挫折的情况下依然把工作干得很好,依然把连队带得很好,让我深受感动和教育,也让我们军区政治部首长和其他机关干部深受感动和教育。
当我说到宋妈妈腹部那条长长的、红肿的、一直没有彻底愈合的伤口,说到宋妈妈那些真诚动情、深明大义的肺腑之言时,我再度有些哽咽,一直端坐不动的三连官兵也一个个神情肃穆,有的还抹起了眼泪。
随后,我讲了我向军区政治部首长机关汇报宋佳斌先进事迹、协调有关单位或部门为宋佳斌解决实际困难、撰写相关稿件和协调新闻单位、网友的热烈反应等细节。
随后我讲到,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你们的宋指导员完全可能成为一个在沈阳军区、在全军引起反响的先进典型。如果能达到这个程度,既是宋佳斌的幸运,也是咱们三连全体官兵的幸运。包括在座的各位战友,当你们的宋指导员成为全国知名的典型之后,相信你们也会觉得脸上有光。哪怕是退伍回到地方,看到相关的新闻报道,看到你们熟悉的连队和战友,相信你们一样会觉得无比自豪。
随后,我还向三连官兵介绍了宋佳斌先进事迹的新闻价值和时代意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指导员有多么了不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指导员身上蕴含着多么重大的人生道理。
当然,和三连官兵讲这些,也有为宋佳斌后期宣传作准备的考虑。
最后,我给三连的兄弟们提了三条建议:
第一,每名同志回去后,都要好好回忆一下宋指导员让你感动、让你流泪的事情,有一件算一件,都要写出来,写得越细越好。大家都要写,写好后交给连长统一打印,再将原稿和电子稿再交给我。
第二,大家要熟悉宋指导员的相关事迹。如果有记者来采访,不管找到谁,都要说出个一二三来。不是让大家说假话,大家一定要说真话,只是提醒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对宋指导员高度负责,要对三连和炮兵团高度负责。
第三,很快就要退伍返乡的老兵,请你们回到地方后,利用上网的机会,在不泄露部队秘密的前提下,多到互联网上跟跟贴,尽可能地多回贴,尽可能多多反映三连和宋指导员的先进事迹。作为三连的普通一兵,作为很多事情的亲历者,你们跟贴更能说明问题,更能感动人心。跟贴的时候,建议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表明自己曾是三连的一员。
用唠嗑的方式,用谈心的方式,我讲了一个半小时。
当我结束我的讲述时,三连的兄弟们自发地热烈鼓掌,掌声持续了好一阵子,直到我再三示意,直到张教导员上台作小结才停歇下来。
下午,找三连面临走留选择的6名班长开个了座谈会,请他们谈了对连队建设的意见建议,谈了宋佳斌带给他们的感动时刻,谈了他们退伍回家后的打算。
侦察班班长张志重、报话班班长徐艳文、炮一班班长刘学洲、炮二班班长刘亮亮、炮五班班长邵良才、炮六班班长彭志强先后谈了相关情况。除了来自辽宁本溪的彭志强,其他5名服役期满的老兵都选择退役。
结束座谈时,我给5名即将退伍的老兵提了两条建议。
其一,回去时尽量争取自己创业,哪怕从最小最小的事情做起,也要比出去打工更有奔头。如果还是回到当兵前的地方甚至同一个工厂、同一个岗位打工,我会认为你这两年、五年或八年兵白当了,你也会觉得无法给自己和亲友一个合理的解释或交待。
其二,始终以真诚之心对事待人。不管这个社会多么浮躁,不管别人如何缺乏诚信,既为军人,哪怕是退伍军人,也要始终保持忠诚的本色。诚心做事,诚挚待人,终究会换来一帮可以交心的朋友,终究会换来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
最后,我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办公室和家里电话,留下了自己的QQ号码,表示愿意在沈阳随时恭候各位战友的光临,愿意分担各位战友的成功喜悦和痛苦折磨。
说完这番话,6名老兵自发地鼓掌,那么热烈,那么真诚。
我哈哈大笑:这个还带鼓掌啊?
2011年11月14日晨草于内蒙赤峰,2020年11月4日晨完善于重庆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