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持续多日,橙色高温预警。
晚饭照例与梅一人一瓶啤酒。酒后锁门,华灯初上。出门到十字路口,左手是老何的水果摊,电瓶三轮车的灯光耀眼,葡萄莹莹发光。
“你看你们多快活,酒喝的歪歪的。”老何每天跟我们说着差不多的话。
东南路口则是小二家姨父的西瓜摊,老头精廋,白胡子在灯光下格外刺眼。
通过巷子,来到“步行街”。不远则是老何家“快递超市”。老何老婆一个人在收着东西。
“老何夫妇太勤快了,一刻舍不得歇。白天快递忙到死,晚上天天守着水果摊,不到九点钟不收摊。”我感叹。
“你说呢,以前在农村,赚不到什么钱,现在做生意,赚钱了,越忙约有劲。”梅应着。
“还有小二姨夫,至少六十多了,不论酷暑还是严寒,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在街口,一辆三轮车,什么季节卖什么水果,刮风下雨也挡不住他。”
一路走着,转过两条街,穿过大桥下,来到河畔。朦朦胧胧里,三两人,有骑车的,有赤脚大仙,蹬蹬踏着大步。
我们慢慢走着,没风,不久就一头汗。
回来的时候,快晚上九点了。街上人来人往,灯火辉煌。“小吃一条街”热气腾腾,街道边摆了好多桌子。
道口对角,一边是小二姨夫,正与人聊天。对面老何在专心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