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讲述了非洲雨林中一只幼猩猩的故事。整部片子充满人的性情,感人至深;非洲雨林美丽的风景,扣人心弦;拍摄技巧无比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纪录片。
我看完后,感动之余,便想中国何时才能拍出之余的纪录片?几小时后,我在日记中写下这段经历,又有了新的想法——中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纪录片?
中国影视作品,无论在技术手法,还是精神内涵上,与西方差距很大。常有大片在中国上映后,有一种声音尤为突出——中国何时才能拍出这样的影片?我们是否想过,当老外见到中国的书画、诗词、戏曲、茶艺等文化。他们是否会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些……”,还是问:“我们为什么时候才会有这些呢?”。
虽然这些年中国文化遭到了国人的冷落,国外的中国文化热、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我们合适见过有老外讲汉语比得过李咏的?何时见过老外的毛笔字写得比启功还好的?何时见过老外唱京剧能超过于魁智的吗?人应该做适合自己的事,贵在将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但是我们现在做好了自己擅长的吗?
我们何必为自己没有好的影视作品而感脸上无光呢?我们忘记了自己适合做的,忘记了自己擅长做的,更忘记了自己应该多的。我们冷落了自己的文化,这是我们莫大的悲哀和耻辱。
无论是西方的影视剧,还是中国的古典文化,皆为人类的文化财富。人人都能享受,我们又何必重彼轻此,厚洋薄中呢?凡能愉悦精神,启迪心智的文化作品,无论生于西方还是东方,中国还是外国,他都能为我们共有。民族主义的观念,在文化中应该让位给普世价值的追求。而《黑猩猩》这部纪录片,正是基于一种朴素的人情味,才使得我在看完后大为震撼,拍案叫好。
如果《黑猩猩》是中国人拍摄的,他还能给我带来别的感受吗?了不起哪一天我和老外一起看此片时,会说上一句:“Look,this is mad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