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做演讲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紧张,今天听到很专业的解答是这样来解释这个问题的,首先从生理的角度来讲,人一旦被很多双眼睛盯着的时候就会觉得危险,这个是我们从原始社会带来的习惯,在原始社会被很多双眼睛盯着就意味着有危险会被吃掉;其次是因为我们的私意太强,太过于表现和强调自己,甚至有的时候会因为这个而过度取悦听众,这都是不可取的。
演讲应该保证送礼物的心态,这样才能去除私意,我今天过来只是给大家送礼物,送这份礼物是我的心意,至于你们如何评价来看待这个礼物完全取决于你们的内心,作为送礼人无须过多干预,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把每次一送礼物的机会都认真且真诚对待。有的人经常说自己紧张这个在心理学上讲叫做焦点化,在美国有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他们找了一个学生第一次穿了一件很奇怪的T恤出现在教室,上完一堂课后当老师问这位学生你觉得有多少人关注到你,这位学生回答至少有60%以上同学关注到了自己今天服饰不一样,最后老师又在学生中间做了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至于20%同学关注到他今天的不一样。接着第二天又让这位学生穿了一件普通的T恤,下课后还是问这位学生同样的问题,这位学生认为这次有30%的同学关注到了自己,最后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0%的同学关注到了他。这就是焦点效应,当人的焦点效应起作用后就会变得紧张。
在演讲的时候即便偶尔会有尴尬的场合也不用怕,看人家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摔了一跤,全世界的媒体都看见了,人家不是还活的好好的吗?再说别人都忙着呢?各有各的事,谁还记得你啊,顶多茶余饭后会调侃几句,但是绝对不会像名言警句一样流传下去。所以一定要放下。
还有人在演讲的时候会设计很漂亮的开场自我介绍,我就一直苦于自己这一点,当今天看到王阳明的解读的时候,内心备受安慰,自我介绍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实在没有很好的呈现方式倒也不用太过牵强,甚至可以不做介绍,因为假如你讲的不好反正你没介绍自己,大家不认识你,也不至于太丢人;假如你讲的好,那大家自然会问讲的这么好,这人是谁啊,自然会打听你,不用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