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张居正
如果存在所谓的“万历中兴”“万历新政”的话,那这百分九十五的功劳都得归功于张居正,以及他所领导的那场连中学历史课本都会当作重点的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万历皇帝继位后张居正用政治手段赶走了原内阁首辅、曾经自己的亲密战友、被隆庆皇帝“以全国使先生劳累”的高拱,自己成了内阁首辅。
如李成梁一样,这个时候的张居正也登上了一块只属于自己的舞台,没有人能来干涉他,万历皇帝是个十岁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学生;皇太后李后也信任张居正;张居正在政治上与大太监冯保结成联盟,不夸张的说,张居正现在是明朝第一人。
张居正强势的推行了我们称为张居正改革的一揽子改革计划,对于官员实行“考成法”,开始考察功绩过失;财政上实行一条鞭法,重新清算全国土地,税法改革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和综合国力,这些内容大家也都知道,不知道的自己看看资料,在这里与本文关联不大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对张居正的印象似乎就是政治家、改革家,但在我看来他还是一名军事家,或者说是一名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大局观的政治家。
这就和李成梁有关系了。
我们知道,从明朝建国开始,北元——蒙古问题就是要面对的一大问题,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天子守国门”;在与蒙古交界地设立九边,以这九个军区为抵挡蒙古骑兵的骨干力量;朱棣自己还五次亲征蒙古,打击蒙古势力;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利用女真和蒙古的“金元世仇”,让东夷和北虏互相牵制等等。
但到了明中期,皇帝也不那么神武英明,宦官势力也崛起了,蒙古内部也出现猛人等等一些列复杂的原因,蒙古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土木堡之变到前文提到的俺答汗庚戌之变这是两次高潮,还有其他日常的进犯辽东进犯山西大同什么的,这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
其次就是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以前啊由于民族情绪政治需要,再加上主流史学界自身的立场因素,我们老说这是流浪的日本武士和一些失业的日本贫民在封建大名的组织下组团来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现在我们也知道了,这其实主要就是中国人,反而我们一直说的“元凶”日本人是打工仔,放到现在是劳务派遣到中国的。
北部的蒙古和东南沿海的倭寇,成了当时明朝政府所面临的头等问题,“当今之事,其可患者,莫重于边防;庙堂之上,所当日也图画者,亦莫急于边防”。(《张文忠公全集》)
这是朝野的共识,也是张居正最先筹划的事情。
而张居正深知“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将帅对于战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特别留意对边陲将领的任用,对于那些在与蒙古作战和镇压农民造反或起义(注意:起义和造反,是两个概念)中表现优秀的杰出将领,张居正会破格提拔,这其中有方逢时、刘显、戚继光、马芳、张佳允等,而对于高拱提拔起的谭纶张学颜,不仅做到不打击,而且还委以重任让他们出任巡抚总督,这显示出了一个杰出政治家从大局出发的胸襟和气魄。
俺答事件后,张居正立即调戚继光为蓟州总兵,负责北京附近军务,从此,蒙古骑兵再也没有突破长城,进入中原地区。
除了戚继光名声太盛,蒙古骑兵不敢进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李成梁接下来在辽东的表现。
在张居正的视野里李成梁是一个和戚继光并肩的杰出将领,南戚北李,戚继光守蓟州,李成梁守辽东,这二人就是明朝的钢铁长城。
张居正决定以国士对待李成梁,而李成梁也没有辜负张居正的信任,他用他的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
王杲就是其中之一。
������!a�\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