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最近因为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而错过了新一期《朗读者》的直播,只能在补觉之后看回放,本期的主题是“城市”,一瞬间就想到了苏轼在《定风波》中写到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词《定风波》:序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短短几字道尽了柔奴的淡泊与豁达。定国是附马,因受苏轼诗文案牵连,被放逐南蛮之地。柔奴虽是歌妓,但却一路相随,陪伴左右尝尽坚辛,历经数载重回京师,却只一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除了我们出生的地方之外,我们的一生中会去到许多的城市,或因求学、或因事业、或因爱上了一个人,无论出于何种缘由,根本只有一个,即是“心向往之”。因为心灵的向往而去到某一个城市,继而留在那里落地生根,安放青春,实现梦想,我们称那里为第二故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题曰《赞柔奴》写到: “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一世福缘阅读 1,470评论 49 102
  • 1 你来信说,你在魔都的水泥砖墙里生活,车多,人多,机会多,压力多,生活成本高得惊人,已经让你无法承受了。 你很...
    影子之心阅读 764评论 0 2
  • 文/清晨 图/暖阳 01 贬宾州千金散尽,唯余一人伴天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任湖州知州时,因“乌台诗案...
    国学妈妈阅读 796评论 1 1
  • 苏轼“乌台诗案”因言获罪,他的政敌要置他于死地,好在宋太祖有不杀士大夫的光照千秋的政治遗嘱,加之各方面的积极营救,...
    流星雨儿下阅读 2,290评论 18 101
  • shaogenjin阅读 192评论 0 1